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PAE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影响

  • 牟子曈 1
  • 曾莹 1
  • 段逸品 1
  • 罗明翔 2
  • 孙博 2
  • 徐江峰 2
  • 王登慧 2
  • 吴泽春 1
  • 李丹 1
  • 李浩 1
  • 钟怀宁 1
1.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23; 2. 上海索理思特种化学品有限公司,上海,201108

中图分类号: TS727+.2TS206.4

最近更新:2024-01-20

DOI:10.11980/j.issn.0254-508X.2024.01.017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EN
目录contents

摘要

为检测PAE湿强剂中氯丙醇的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PAE湿强剂中1,3-二氯-2-丙醇(1,3-DCP)与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同时探究了PAE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与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4批次某款湿强剂进行检测,发现随着湿强剂制造工艺的改进,1,3-DCP与3-MCPD的含量均有明显的下降。调整湿强剂和助留剂的添加量,抄造不同批次的纸张,同时测定纸张水提取液中的氯丙醇含量与纸张的抗张强度。结果显示,纸张水提取液中的氯丙醇含量与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湿强剂添加量成正比;在助留剂实际添加量超过厂家推荐添加量的情况下,纸张水提取液中的氯丙醇含量与助留剂添加量无明显关系,但会导致纸张湿、干抗张指数下降。

氯丙醇是甘油分子中的1或2个羟基被氯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一类物质的统称。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中新增的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项目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氯丙醇作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类湿强剂(即PAE湿强剂),其中残留环氧氯丙烷的水解产[

1-2],含量较高;当氯丙醇随着PAE湿强剂进入纸张,残留的氯丙醇可能会因与食品的接触而被人体摄入。欧洲食品安全局经评估认为,3-氯-1,2-丙二醇(3-MCPD)具有肾脏以及生殖系统毒性,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3-5]。1,3-二氯-2-丙醇(1,3-DCP)则被证实有肝细胞毒[6],同时还有基因毒性,能诱导小鼠细胞发生恶性转[7]。然而,目前我国造纸企业在生产食品接触用纸时,仍大量使用PAE湿强[8],通常根据PAE湿强剂的外观、pH值、黏度、固含量等指标对其质量进行把关,而对1,3-DCP和3-MCPD的残留情况及其毒性缺乏足够的了解与研究,因此,可能会导致食品接触用纸中残留较多的1,3-DCP和3-MCPD[9]

基于氯丙醇的毒性与风险,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对食品接触用纸水提取液中2种氯丙醇含量给出了明确限量要求:1,3-DCP不得检出(检出限为2 μg/L),3-MCPD不得超过12 μg/L,这与我国新发布的GB 4806.8—2022对2种氯丙醇含量的限量要求完全相同,无疑对我国食品接触用纸的合规性提出了挑战。有效管控纸制品中氯丙醇的含量,首先需了解纸制品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与PAE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之间的关系。

目前湿强剂中氯丙醇的含量并未有标准的检测方法,若参考GB 4806.8—2022附录C检测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方法,则需首先对氯丙醇进行衍生化前处理,然后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不仅操作繁琐,而且由于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太低,需要对样品进行高倍数的稀释,容易引起较大稀释误差。本研究首先建立了采用GC-MS直接检测湿强剂中2种氯丙醇含量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纸张中加入不同型号(对应着不同的氯丙醇含量水平)和添加量的PAE湿强剂,研究了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和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食品接触用纸生产企业监控湿强剂质量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为合适湿强剂的选择及湿强剂添加量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

1 实验

1.1 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的测试

1.1.1 试剂与材料

标准品:1,3-二氯-2-丙醇(1,3-DCP,质量分数98%)、3-氯-1,2-丙二醇(3-MCPD,质量分数99.35 %)、2,3-二氯-1-丙醇(2,3-DCP,质量分数97%),均购自百灵威公司。

试剂:丙酮(分析纯),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厂;实验用水为一级水。

湿强剂:A-1#(某A品牌第一代湿强剂)、A-2#(某A品牌第二代湿强剂)、A-3#(某A品牌第三代湿强剂)、B(某B品牌湿强剂)。

1.1.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7890B GC/5977B,Agilent公司);电子天平(ME204,瑞士梅特勒-托利仪器公司);AS系列超声波清洗机(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1.1.3 溶液配制

氯丙醇混合标准储备液(1000 mg/L):准确称取1,3-DCP与3-MCPD标准品各100 mg,用丙酮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氯丙醇混合标准中间液(100 mg/L):取1 mL氯丙醇混合标准储备液于10 mL容量瓶,用丙酮定容,摇匀。

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0 mg/L):取1 mL 氯丙醇混合标准中间液于10 mL容量瓶,用丙酮定容,摇匀。

内标标准储备液(1000 mg/L):准确称取2,3-DCP标准品100 mg,用丙酮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内标标准工作溶液(100 mg/L):取1 mL内标标准储备液于10 mL容量瓶,用丙酮定容,摇匀。

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分别取200、400、600、800 μL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0 mg/L)及100、200、300、400、500 μL氯丙醇混合标准中间液(100 mg/L),于10 mL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 μL内标标准工作溶液(100 mg/L),用丙酮定容,摇匀,得到内标浓度为1 mg/L,氯丙醇浓度梯度为0.2、0.4、0.6、0.8、1、2、3、4、5 mg/L,并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1.1.4 湿强剂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量0.1 g样品于10 mL容量瓶中,向其中加入100 μL内标标准工作溶液(100 mg/L)和5 mL丙酮,超声提取30 min,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丙酮定容,摇匀后将溶液经滤膜过滤至进样小瓶,等待检测。

1.1.5 色谱与质谱条件

色谱柱:HP-INNOWax(3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100 ℃保持2 min,20 ℃/min升温至240 ℃保持11 min;进样量:1 μL;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1;进样口温度:240 ℃。

离子源:电子轰击(EI)源;电离能量:70 eV;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150 ℃;溶剂延迟:4 min;监测离子见表1

表1  氯丙醇及其内标物的质谱参数
Table 1  Mass spectrum parameters for chloropropanols and its internal standard
化合物定量离子质荷比定性离子质荷比
1,3-DCP 79 81
3-MCPD 79 61,81
2,3-DCP(ISTD) 62 64

1.1.6 数据处理

以2种氯丙醇浓度与内标浓度的比值为横坐标,2种氯丙醇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得到样品溶液中氯丙醇的浓度,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的计算如式(1)所示。

Y=(C-C0)·Vm (1)

式中,Y为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mg/kg;C为由标准工作曲线所得样品溶液中氯丙醇的浓度,mg/L;C0为由标准工作曲线所得方法中空白溶液氯丙醇的浓度,mg/L;m为样品取样量,g;V为定容体积,mL。

1.2 纸张的制备与测试

1.2.1 试剂与材料

标准品:1,3-DCP、3-MCPD、1,3-二氯-2-丙醇-d5(1,3-DCP-d5,质量分数98.2%,内标物)、3-氯-1,2-丙二醇-d5(3-MCPD-d5,质量分数98%,内标物)、N-七氟丁酰基咪唑(HFBI,质量分数97%),均购自上海安谱公司。

湿强剂:A-1#(某A品牌第一代湿强剂)、A-2#(某A品牌第二代湿强剂)、A-3#(某A品牌第三代湿强剂)与B(某B品牌湿强剂)。

助留剂:某公司PERFORM™ SP 7200-AP。

1.2.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9000 GC/5975C,Agilent公司);Turbo Vap LV氮吹浓缩仪(美国Caliper公司);ME204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仪器公司);Milli-Q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QL-866涡旋振荡器(其林贝尔仪器公司);鼓风干燥箱(三腾仪器公司);标准疏解机(LabTech);RK2-KWT抄片器(德国Frank-PTI公司);烘缸(KRK Rotary Dryer DR-200);鼓风干燥箱(Binder公司);Z2.5抗张强度测试仪(Zwick/Roell公司)。

1.2.3 抄纸及纸张均匀性考察

按照GB 4806.8—2022检测浆板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选用氯丙醇含量低于检出限的漂白桉木浆(巴西金鱼),用自来水浸泡,揉搓散开。浸泡过夜后,使用标准疏解机疏解浆料至完全分散,并按照实验编号加入相应助剂(详细见表2)。考虑到打浆度对纸张抗张强度影响较大,不同批次抄造的纸张很难将打浆度控制在同一水平,因此,本研究抄造的纸张均不进行打浆。将浆料用自来水稀释至浆浓1%,使用抄片器抄纸,定量130 g/m2

表2  不同纸张使用的助剂与用量kg/t浆
Table 2  Additives and dosages used in different papers
实验编号湿强剂名称湿强剂用量助留剂用量
1 20 0.3
A-2# 40 0.3
40 0.5
2 A-1# 40 0.3
A-2# 40 0.3
A-3# 40 0.3
B 40 0.3
3 A-1# 40 0.3
40 0.5
40 0.7
40 1
4 A-1# 5 0.3
10 0.3
20 0.3
30 0.3
40 0.3
50 0.3

考察纸张均匀性时,选用实验编号1中的3款纸张,每款纸张抄造16张,按照抄造顺序将样品编号,分别取第1~2张、第5~6张、第9~10张和第13~14张。按照1.2.4的测试方法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残留量均一性进行分析。

1.2.4 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的测试

纸张的水提取液按照GB 4806.8—2022附录A进行热水提取,按照附录C检测纸张水提取液中3-MCPD的含量。

1.2.5 纸张抗张强度测试

将纸张放置于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23 ℃,相对湿度50%)平衡24 h,在105 ℃烘箱中老化15 min后,使用抗张强度测试仪进行纸张抗张强度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测试的方法学验证

2.1.1 线性范围、检出限与定量限

按照1.1.5的色谱条件测定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目标物与内标物在色谱中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氯丙醇及其内标的选择离子色谱图见图1。由图1可知,目标物与内标物在保留时间内可与其他物质实现有效区分,无其他色谱峰干扰。2种氯丙醇的标准曲线见图2表3,结果表明,溶液浓度在0.2~5.0 mg/L范围内时,2种待测氯丙醇浓度比与响应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均较好,相关相关系数(R2)均>0.999。分别以3倍信噪比(S/N=3)时标准溶液的浓度和10倍信噪比(S/N=10)时的标准溶液浓度作为检出限与定量限,当取样量为0.1 g时,1,3-DCP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和10.0 mg/kg,3-MCPD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7.0和20.0 mg/kg。

图1  氯丙醇及其内标物的选择离子色谱图

Fig. 1  Selective ion chromatogram of chloropropanols and its internal standard

图2  1,3- DCP和3- MCPD的标准曲线

Fig. 2  Standard curves of 1,3-DCP and 3-MCPD

表3  2种氯丙醇的线性方程与相关系数
Table 3  Linear equ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wo kinds of chloropropanols
氯丙醇线性方程R2
1,3-DCP y=2.7048x+0.13266 0.9991
3-MCPD y=0.57681x-0.01837 0.9991

2.1.2 GC-MS法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向不含待测目标物的湿强剂提取液样品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20.0、60.0、140 mg/kg)的氯丙醇混合标准溶液,经1.1.4的前处理方法处理测定。GC-MS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1.1%~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1.8%(见表4)。结果表明,GC-MS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能够满足湿强剂中氯丙醇的检测要求。

表4  GC-MS法的加标回收率与RSD(n=6)
Table 4  Recoveries and RSD of GC-MS method(n=6)
氯丙醇加标水平/(mg·kg-1测试结果/(mg·kg-1加标回收率/%RSD/%
1,3-DCP 20.0 20.3~20.5 102.0~103.0 0.4
60.0 62.4~62.8 104.0~105.0 0.3
140.0 137.0~141.0 98.1~101.0 0.9
3-MCPD 20.0 18.2~19.1 91.1~95.7 1.8
60.0 57.2~58.4 95.4~97.3 0.7
140.0 139.0~144.0 100.0~103.0 1.1

2.1.3 样品测试结果与分析

采用GC-MS法对4批次PAE湿强剂中氯丙醇的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A品牌PAE湿强剂A-1#、A-2#、A-3#样品中氯丙醇的含量呈现出数量级的下降,A-3#中氯丙醇的含量仅为A-1#中的1/700~1/100。由此可见,改进湿强剂生产工艺,可以显著降低湿强剂中氯丙醇的含量。

表5  样品中氯丙醇含量
Table 5  Chloropropanols content of samples ( mg/kg )
湿强剂1,3-DCP含量3-MCPD含量
A-1# 7040 1320
A-2# 856 188
A-3# <3 10.1
B 4780 2120

2.2 造纸助剂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影响

2.2.1 纸张氯丙醇残留量的均一性分析

在选用湿强剂时,考虑到A-1#氯丙醇残留量较高,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可能超过标准曲线范围,A-3#中氯丙醇残留量较低,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可能低于检出限,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选用A-2#湿强剂,分析不同添加量的湿强剂、助留剂对纸张水提取液中的氯丙醇残留量均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3批次的测试的RSD分别为1.5%、7.2%、5.9%,均<10%,样品氯丙醇残留量均一性良好,本研究进行的抄纸实验结果有效。

表6  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残留量的均一性
Table 6  Uniformity of chloropropanols residue in paper water extractions
湿强剂

湿强剂添加量

/(kg·t-1浆)

助留剂添加量

/(kg·t-1浆)

3-MCPD含量

/(μg·L-1

RSD/%
A-2# 20 0.3 9.7 1.5
40 0.3 14.0 7.2
40 0.5 11.5 5.9

均一性实验中抄造的纸张水提取液中,3-MCPD的含量并不高,可能有以下2个原因:①抄纸过程中仅添加了湿强剂和助留剂2种助剂,未添加其他造纸助剂,氯丙醇来源少且留存性较低;②实验室小规模手工抄纸流程较工厂生产纸张工艺流程用水量相对更大,导致氯丙醇流失增加。因此,为了取得更为明显的结果,2.3.3和2.3.4中均改用氯丙醇含量较高的A-1#作为抄纸用湿强剂。

2.2.2 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

分别选择基质相同但氯丙醇含量不同的A品牌3款湿强剂和基质不同的市售B品牌湿强剂,按照厂家推荐的助留剂添加量抄纸,对比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见表7

表7  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
Table 7  Chloropropanols content in paper water extractions
湿强剂

湿强剂添加量

/(kg·t-1浆)

助留剂添加量

/(kg·t-1浆)

3-MCPD含量

/(μg·L-1

A-1# 40 0.3 42.2±0.3
A-2# 40 0.3 10.4±0.6
A-3# 40 0.3 <2.0
B 40 0.3 23.9±0.2

对比A品牌3款湿强剂的测试结果,由表7可知,基质相同,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的含量与湿强剂中氯丙醇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使用了A-3#湿强剂抄造的纸张,其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产品,满足GB 4806.8—2022的要求。对比湿强剂A-1#与湿强剂B,二者氯丙醇含量较为相近,但基质不同,在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由湿强剂B抄造的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仅为A-1#抄造纸张的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2个厂家生产PAE湿强剂时采用了不同的工艺,其湿强剂成分、固含量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在保持相同湿强剂添加量的情况下,氯丙醇的含量和留存性能均有所区别,最后导致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有差异。因此,虽然不同品牌、不同基质的PAE湿强剂在具体性能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使用氯丙醇含量更低的湿强剂抄纸能有效降低纸张水提取液中的氯丙醇含量。

2.2.3 湿强剂添加量

针对氯丙醇含量较高的A-1#湿强剂,采用不同湿强剂添加量并固定助留剂添加量的方式抄纸,测试纸张水提取液中的氯丙醇含量及纸张抗张强度,结果见表8

表8  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与纸张抗张强度
Table 8  Chloropropanol content in paper water extraction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paper
湿强剂

湿强剂添加量

/(kg·t-1浆)

3-MCPD含量

/(μg·L-1

干抗张指数

/(N·m·g-1

湿抗张指数

/(N·m·g-1

A-1# 5 4.1±0.1 16.5±0.1 2.97±0.01
10 6.7±0.3 17.7±0.2 4.13±0.01
20 19.9±0.5 18.9±0.1 5.13±0.02
30 32.1±1.1 18.3±0.1 5.37±0.02
40 48.3±0.8 19.9±0.2 6.40±0.02
50 59.8±0.2 20.9±0.3 6.88±0.02

表8可看出,纸张水提取液中3-MCPD含量与湿强剂添加量基本呈正比关系(见图3),纸张抗张强度也与湿强剂添加量呈正相关关系(见图4)。对比湿强剂添加量为5和50 kg/t浆的纸张,在湿强剂添加量增加了900%的情况下,其水提取液中氯丙醇的含量增加了1358%,而干抗张强度和湿抗张强度仅增加了27%和132%。由此可见,仅通过增加湿强剂添加量的方式,可能会大大增加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的含量,但纸张强度性能并不能成比例提升。为达到国家标准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要求,可以考虑适当减少湿强剂的添加量,并通过选用长纤维等方式提升纸张湿抗张指数,从而获得综合性能更好且合规的纸张成品。

图3  湿强剂A-1#添加量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影响

Fig. 3  Effect of dosage of wet strength agent A-1# on chloropropanol content in paper water extractions

图4  湿强剂A-1#添加量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

Fig. 4  Effect of dosage of wet strength agent A-1# on tensile strength of paper

2.2.4 助留剂添加量

本研究抄纸所用助留剂的厂家推荐添加量为0.3 kg/t浆,为了研究助留剂用量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添加量的助留剂进行抄纸,得到不同添加量助留剂抄造的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值,其中湿强剂A-1#添加量为40 kg/t浆,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在高于推荐助留剂添加量的情况下,增加助留剂的添加量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即继续增加助留剂的添加量并不能留存更多湿强剂。与此同时,随着助留剂添加量的增加,在其添加量分别为1.0和0.3 kg/t浆的条件下,纸张的湿抗张指数和干抗张指数分别下降了12%和5%(见图5)。湿抗张指数和干抗张指数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助留剂在推荐用量下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其添加量的增加并没有提高湿强剂的留存,进而提升纸张强度。同时,助留剂添加量的增加使细小纤维在纸张上的留着量增加,导致了纸张强度的下降。因此,纸张生产过程中,助留剂应按照生产厂家的推荐添加量进行添加,添加过量助留剂对提高纸张强度影响不大。

表9  样品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与样品强度的检测结果
Table 9  Chloropropanols content in water extraction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samples
助留剂

助留剂添加量

/(kg·t-1浆)

3-MCPD含量

/(μg·L-1

干抗张指数

/(N·m·g-1

湿抗张指数

/(N·m·g-1

PERFORMTMSP7200-AP 0.3 31.3±0.3 18.8±0.2 5.05±0.01
0.5 32.2±1.9 18.5±0.3 4.80±0.01
0.7 29.4±0.9 18.6±0.3 4.91±0.01
1.0 31.0±1.2 17.9±0.2 4.44±0.01

图5  助留剂添加量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

Fig. 5  Effect of retention dosage on tensile strength of paper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湿强剂样品中2种氯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氯丙醇含量测定。分析了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湿强剂添加量与助留剂添加量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影响。

3.1 经过方法验证,1,3-二氯-2-丙醇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和10.0 mg/kg浆,3-氯-1,2-丙二醇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7.0和20.0 mg/kg浆,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1.1%~105.0%,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3%~1.8%。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精密度好,能满足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的检测需求。

3.2 当湿强剂的基质类型相同时,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与湿强剂中氯丙醇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由某品牌第三代湿强剂抄造的纸张中氯丙醇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湿强剂抄造的纸张样品。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与湿强剂添加量呈正比关系,纸张强度性能也会随着湿强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增长速率远不及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在达到助留剂推荐添加量后,继续增加助留剂用量则不会影响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但会降低纸张强度性能。因此,为了满足GB 4806.8—2022对纸张水提取液中氯丙醇含量的要求,造纸生产商可考虑选择具有同等增强效果但氯丙醇本身含量较低的湿强剂,在增加纸张湿抗张指数时尽量避免单纯增加湿强剂用量,而应综合考虑多方面改进生产工艺。

参考文献

1

CRISP M TRIEHLE R J. Regulatory and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s lead to improved polyaminopolyamide-epichlorohydrin (PAE) wet-strength resins and paper products [J]. Tappi Journal2018179): 519-532. [百度学术] 

2

DMITRIEV G SZANAVESKIN L NKhadzhiev S N. Effect of sodium chloride on the solubility and hydrolysis of epichlorohydrin in water [J]. Russian Chemical Bulletin2018679): 1627-1630. [百度学术] 

3

ALEXANDER JBARREGARD LBIGNAMI M. Risks for human health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3-and 2-monochloropropanediol (MCPD), and their fatty acid esters, and 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 in food [J]. EFSA JDOI: 10.2903/j.efsa.2016.4426. [百度学术] 

4

KNUTSEN H KALEXANDER JBARREGARD L. Update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n 3-monochloropropane diol and its fatty acid esters [J]. EFSA JDOI: 10.2903/j.efsa.2018.5083. [百度学术] 

5

MOSSOBA M EMAPA M S TARAUJO Met al. In vitro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free 3-MCPD and select 3-MCPD esters on human proximal tubule HK-2 cells[J]. 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2020363):209-221. [百度学术] 

6

MORRY D WTSAI F CSANDY M S. Evidence on the carcinpgenicity of 1,3-dichloro-2-propanol [R]. California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10. [百度学术] 

7

ANDRES SAPPEL K ELAMPEN A. Toxicology, occurrence and risk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chloropropanols in food: 2-monochloro-1,3-propanediol, 1,3-dichloro-2-propanol and 2,3-dichloro-1-propanol [J]. Food & Chemical Toxicology201358467-478. [百度学术] 

8

陆玲娟刘赵华徐李鹏. PAE湿强剂在食品包装用纸中的应用实例[J]. 中国造纸2016351):77-79. [百度学术] 

LU L JLIU Z HXU L P. An Application Example of PAE as Wet Strength Agent for Food Packaging Paper[J]. China Pulp & Paper2016351):77-79. [百度学术] 

9

陈春霞武书彬程 皓.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残留的风险评估[J]. 中国造纸2020392):41-44. [百度学术] 

CHEN C XWU S BCHENG Het al. PAE Residues Risk Assessment of Tissue Paper[J]. China Pulp & Paper2020392):41-44. [百度学术] 

CPP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