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不同树龄竹柳进行化学组分和纤维质量的分析,确定用于制浆的竹柳树龄。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ECF漂白等处理,研究了不同蒸煮条件对竹柳成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竹柳溶解浆成丝品质的检测,评价了竹柳溶解浆的纺丝性能。结果表明,3年生竹柳的应用价值较高,以其制备的溶解浆,预水解后多戊糖脱除率达56.31%,与桉木相当。经过总用碱量(Na2O计)19%、硫化度18%的硫酸盐蒸煮后,竹柳成浆特性黏度605 mL/g,聚合度861。经D0EpD1P四段ECF漂白后,竹柳溶解浆关键性能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竹柳溶解浆与常规商品阔叶木溶解浆无明显差异,纺丝后的黏胶过滤性能较好,丝束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中合格品要求。
溶解浆是以棉/棉短绒、木材、竹子等纤维原料,经酸法或碱法制浆获得的高纯度纤维素载体,其纤维素含量高达90%~99%,仅含有少量半纤维素(2%~4%),以及微量的木质素、抽出物和矿物
竹柳是一种经过选优选育而驯化出的柳树,其形态、侧枝、密植型和竹子相似,具有多种优良特征,如生长速度快、抗性强(抗寒、抗盐碱、抗旱涝、抗病等)、材质好、自然白度高等。1年生竹柳的纤维平均长度为0.84 mm,平均宽度为21.44 μm,壁腔比为0.72,且纤维较为柔软,与速生杨木相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树龄的竹柳、桉木和杨木的化学组成与纤维特性,然后通过对比制浆性能,优选最佳轮伐期的竹柳,进一步优化了预水解后原料的硫酸盐蒸煮工艺,最后开展了对竹柳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漂白和纺丝特性指标的评价,以期为竹柳生产溶解浆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1年生、3年生和5年生竹柳(杆状圆木,直径≤9 cm),由新疆某厂提供。桉木,澳大利亚蓝桉,由山东某厂提供。原料经手工剥皮后,采用削片机将竹柳切削成长度和宽度均为15~25 mm、厚度为3~5 mm的木片,筛选后风干,储存备用。
氢氧化钠(NaOH)、硫化钠、氯化钡、硅酸钠、硫酸镁、乙二胺四乙酸(EDTA),均为分析纯,沪试试剂有限公司;乙醇(质量分数95%)、苯、亚氯酸钠、丙酮、盐酸、冰醋酸,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铜乙二胺溶液,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硫化碳(CS2),工业级,沪试试剂有限公司。
磨料机、03湿浆解离器、32288振动筛浆机、L&W纤维分析仪,瑞典L&W公司;NO.2615电热回转式蒸煮锅、2543动态纸页成型器,日本KRK公司;XT5018-GP18-D61恒温水浴锅,杭州雪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SX2-4-10箱式电阻炉,上海熙浩实业有限公司;XT5118-OV140电热鼓风干燥箱,杭州雪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Color Touch PC白度仪,美国Technidyne公司;320 IF板框压滤机,禹州市恒冠过滤设备有限公司;尘埃度测定仪,实验室自制。
将不同树龄的竹柳片分别用磨料机磨成粉末,采用振动筛筛选10 min后,截取40~60目的木粉,装入自封袋,平衡水分后备用。按国家标准测定原料中灰分、1% NaOH抽出物、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多戊糖、综纤维素、总木质素(酸不溶木质素、酸溶木质素)等。桉木的分析过程同上,比较竹柳与杨木、桉木化学组分的差异。
分别选取不同树龄的竹柳片,将其沿纵向切成火柴棍大小,放在水中煮沸,使样品下沉,以排除其中的空气。然后,用冰醋酸与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体积比为1∶1的解析液,在60 ℃下浸泡数小时,直至样品变白。用蒸馏水充分洗去样品上残留的解析液,分散纤维,贮于试剂瓶中备
称取一定质量(M0,g)的竹柳片进行预水解,该反应在电热蒸煮锅中进行,升温90 min,保温100 min,最高温度为170 ℃,液比为1∶3.5(g∶L)。预水解结束后取出竹柳片,用自来水充分洗净,直至滤液pH值和自来水相同,待平衡水分后,测量竹柳片的质量,记为M1(g),根据
Y=×100% | (1) |
W=×100% | (2) |
式中,X为水分含量,%;A1为预水解前多戊糖含量,%;A2为预水解后多戊糖含量,%。
采用硫酸盐法对预水解后的竹柳片进行蒸煮,获得竹柳浆,通过变化蒸煮用碱量(18%、19%、21%、22%、26%)和硫化度(18%和14%),考察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蒸煮条件为:最高温度165 ℃,升温时间90 min,保温时间90 min,液比1∶4.5。考察最高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蒸煮结果的影响,实验条件为:用碱量19%(以Na2O计),硫化度18%,液比1∶4.5,将充分洗涤后的粗浆用湿浆解离器疏解分散后,用0.25 mm筛板的振动筛浆机筛选,分别收集粗渣和细浆,测定细浆得率、卡伯值和未漂浆的黏度。
采用D0EpD1P四段ECF漂白工艺,对蒸煮后的竹柳浆进行漂白,制得溶解浆。实验过程中,需将浆料、药品、水加入到聚乙烯塑料袋中,揉搓使三者混合均匀,并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为保证药品和浆料混合均匀,每隔10 min揉搓1次。
浸、压、粉、老成:将溶解浆用235 g/L的NaOH溶液浸渍处理2 h后,用挤压机压榨,制得碱纤维素,用浆料打散器粉碎碱纤维素,在29 ℃下静置20 h。
黄化、溶解:将碱纤维素在100 g/L的NaOH溶液中预碱化60 min,加入5.2 L 的CS2,初温18.5 ℃,终温31 ℃,黄化时间3 h后,进一步溶解在软化水中,制成黏胶胶体溶液。
过滤、纺丝:黏胶胶体溶液通过新启用的 IF 滤机(板框、滤材丙纶毡)过滤,网值210。过滤后的黏胶胶体溶液经静止脱泡熟成后,进行纺丝。纺丝熟成度采用氯化铵滴定黏胶使其凝固的方式评估,所需氯化铵溶液的毫升数最小值为该黏胶的熟成度。
后处理:纺丝成品需依次经过水洗、脱硫、漂白、上油、干燥等工艺处理才能制成丝束,对应的处理条件如下:水洗温度60~70 ℃;脱硫选用质量浓度4~6 g/L的NaOH溶液,温度85~90 ℃;漂白选用质量浓度0.4~0.7 g/L的H2O2溶液,温度50~60 ℃;上油选用质量浓度4~7 g/L的聚醚类表面活性剂,温度50~60 ℃;干燥采用分区干燥,其中A#区温度为120~125 ℃、B#区温度为120~125 ℃、C#区温度为110~115 ℃。
原料的化学组分对制浆工艺和成浆特性有重要影响。研究竹柳树龄与化学组分的关系,既完成了对制浆性能的探究,又对林场的种植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地规划种植与砍伐的时间。不同树龄的竹柳木片与杨木、桉木的化学组分结果如
原料 | 灰分 | 抽出物 | 多戊糖 | 总木质素 | 综纤维素 | |||
---|---|---|---|---|---|---|---|---|
冷水 | 热水 | 1% NaOH | 苯-醇 | |||||
1年生竹柳 | 0.12 | 4.50 | 7.00 | 22.70 | 2.43 | 15.51 | 22.26 | 80.80 |
3年生竹柳 | 0.57 | 1.40 | 2.20 | 16.30 | 1.69 | 24.62 | 24.20 | 81.90 |
5年生竹柳 | 0.74 | 1.10 | 1.80 | 15.70 | 1.23 | 23.26 | 26.43 | 81.90 |
杨木 | 0.84 | 2.10 | 3.10 | 17.80 | 2.23 | 20.91 | 23.75 | 78.85 |
桉木 | 0.29 | 1.00 | 2.20 | 12.70 | 1.98 | 20.34 | 27.73 | 77.26 |
注 杨木相关数据来源《制浆造纸手册第一分册·纤维原料和化工原料》,以下同。
由
随着竹柳树龄的增加,其冷水抽出物含量逐年降低,由4.50%降低到1.10%,热水抽出物由7.00%降低到1.80%,1% NaOH抽出物含量由22.70%降低到15.70%,苯-醇抽出物含量由2.43%降低到1.23%。同时,与1年生竹柳相比,3年生竹柳的所有抽出物含量均降幅明显,而5年生竹柳的所有抽出物含量较3年生竹柳变化较小。此外,3年生和5年生竹柳的抽出物含量,均介于杨木和桉木之间。
随着竹柳树龄的增加,其多戊糖含量随之上升,由1年生的15.51%上升到3年生的24.62%,然而5年生竹柳的多戊糖含量为23.26%,低于3年生竹柳,说明此时竹柳的生长速度已经减缓,性质较稳定。此外,3年生和5年生的竹柳,其多戊糖含量略高于杨木(20.91%)和桉木(20.34%)。
木质素含量同样随着竹柳树龄的上升而增加,由1年生的22.26%增加到5年生的26.43%,且3年生和5年生竹柳的木质素含量介于杨木和桉木之间,其综纤维素含量均为81.90%,高于杨木(78.85%)和桉木(77.26%)。
通过对竹柳化学组分的分析可知,从第3年开始竹柳生长速度趋于平缓,3年生竹柳各项指标介于杨木和桉木之间,将3年生竹柳用于生产应用,其应用价值较高。
原料 | 平均长度/mm | 平均宽度/μm | 长宽比 |
---|---|---|---|
1年生竹柳 | 0.73 | 20.8 | 34.9 |
3年生竹柳 | 0.82 | 21.3 | 38.5 |
5年生竹柳 | 0.96 | 22.2 | 43.4 |
杨木 | 0.86 | 17.4 | 49.4 |
桉木 | 0.80 | 16.9 | 47.2 |
根据上述分析,选取3年生竹柳为制浆原料。对3年生竹柳和桉木进行预水解,测量其得率及多戊糖含量。
原料 | 多戊糖含量 | 得率 | 多戊糖脱除率 | |
---|---|---|---|---|
3年生竹柳 | 预水解前 | 24.65 | 85.01 | 56.31 |
预水解后 | 10.77 | |||
桉木 | 预水解前 | 20.34 | 77.75 | 59.69 |
预水解后 | 8.20 |
将预水解后的竹柳片充分洗涤后,进行蒸煮实验,蒸煮条件为:最高温度165 ℃,升温时间90 min,保温时间90 min,液比1∶4.5,以考察用碱量和硫化度对竹柳蒸煮结果的影响,结果如
编号 | 用碱量(以Na2O计)/% | 硫化度/% | 卡伯值 | 特性黏度/mL· | 聚合度 |
---|---|---|---|---|---|
| 18 | 18 | 21.4 | 1261 | 1942 |
| 19 | 18 | 17.1 | 1182 | 1776 |
| 21 | 18 | 11.2 | 1120 | 1703 |
| 22 | 14 | 9.4 | 1016 | 1529 |
| 26 | 14 | 9.2 | 924 | 1377 |
从
在蒸煮过程中,为保证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尽量脱除,同时降低后续漂白工段的化学品消耗量,进而减轻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在保证纸浆得率和黏度的前提下,需将蒸煮后所得竹柳成浆的卡伯值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纤维素聚合度的高低影响纤维素的反应性能,一般情况下聚合度越低的纤维素,其反应性能越好。但如果聚合度过低,纤维素就会变成粉末状,无法满足溶解浆所需的性能。因此,通常要求溶解浆中纤维素的聚合度在200~800,以满足聚合度分布越窄反应性能越好的特
结合
编号 | 最高温度/℃ | 升温时间/min | 保温时间/min | 卡伯值 | 细浆得率/% | 特性黏度/mL· | 聚合度 |
---|---|---|---|---|---|---|---|
| 165 | 90 | 90 | 5.9 | 33.56 | 734 | 1068 |
| 170 | 90 | 90 | 4.7 | 33.50 | 523 | 734 |
| 168 | 90 | 120 | 4.9 | 33.43 | 605 | 861 |
| 170 | 90 | 120 | 4.6 | 32.54 | 470 | 652 |
由
蒸煮后的竹柳成浆,除
结合竹柳原料木质素含量较低、材质较为洁白且竹柳成浆卡伯值较低的情况,本实验采用不经氧脱直接对本色浆进行D0EpD1P四段ECF(无元素氯)漂白的工艺方案,使浆料亮度达到90%以上,并符合行业标准的其他性能要求,具体漂白工艺参数如
D0段 | 有效氯/% | 2.5 |
---|---|---|
温度/℃ | 70 | |
时间/min | 60 | |
浆浓/% | 12 | |
Ep段 | NaOH/% | 2.0 |
H2O2/% | 1.0 | |
温度/℃ | 80 | |
时间/min | 60 | |
浆浓/% | 20 | |
D1段 | 有效氯/% | 1.0 |
温度/℃ | 70 | |
时间/min | 60 | |
浆浓/% | 12 | |
P段 | NaOH/% | 1.0 |
H2O2/% | 2.0 | |
Na2SiO3/% | 2.0 | |
EDTA/% | 0.2 | |
MgSO4/% | 0.05 | |
温度/℃ | 80 | |
时间/min | 60 | |
浆浓/% | 20 |
对漂白后的竹柳浆料进行疏解、筛分处理后,采用动态纸页成型器将所有竹柳浆料抄造成浆板,平衡水分后,依照QB/T 4898—2015对浆料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如
溶解浆 | 水分/% | 得率/% | 多戊糖/% | α-纤维素/% | 特性黏度/mL· | 聚合度 | 白度/% | 灰分(575 ℃)/% | 二氯甲烷抽出物/% | 铁离子含量/mg·k | 尘埃 | |
---|---|---|---|---|---|---|---|---|---|---|---|---|
(0.05~3.0)m | >3.0 m | |||||||||||
竹柳 | 7.20 | 33.20 | 2.77 | 93.2 | 491 | 685 | 91.4 | 0.11 | 0.19 | 7.61 | 56 | 0 |
桉 | 2.16 | 97.7 | 690 | 997 | 91.2 | 0.10 | 0.11 | 3.54 | 30 | 0 | ||
优等 | 8.0~12.0 | ≤4.00 | 380~500 | ≥82.0 | ≤0.12 | ≤0.30 | ≤15.0 | ≤60 | 不应有 |
注
由
黏胶法是先将纤维素用强碱处理生成碱纤维素,再与CS2反应得到纤维素黄酸钠,将其溶于强碱中制成黏胶,再在凝固浴中纺丝,得到人造纤维的方法;其溶解机理是先把纤维素转化为中间化合物,然后溶解于无机溶剂中,纺丝溶液挤出的同时,中间化合物重新转化为纤维素,再生成丝状

图1 黏胶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图
Fig. 1 Flow chart of viscose fiber production process
根据浆粕特点,借鉴古典浸渍装置,采取静止浸渍、离心脱碱,自然老成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如下。
(1)浸渍:浴比为1∶25,碱液浓度为235 g/L,温度为35 ℃,时间为2 h;
(2)压榨:处理后竹柳浆组成成分为26.99%的α-纤维素,含碱量为 20.17%;
(3)粉碎:粉碎度为120 s;
(4)老成:温度为29 ℃,时间为20 h,初始铜黏度为73.18 mPa·s,黄化投料铜黏度为50.82 mPa·s。
老成后,处理后竹柳浆碱纤维素较少,为保证黄化效果,取短丝碱纤维素(碱纤维素中α-纤维素含量31.45%,含碱量14.45%),为提高黄化效果,适当增加黄化加碳量,延长黄化时间。主要工艺条件如下。
(1)预碱化:碱液浓度为100 g/L,预碱化液为30 L,时间为60 min;
(2)黄化:CS2量为5.2 L,初温为18.5 ℃,终温为31 ℃,黄化时间为3 h;
(3)溶解组成:处理后竹柳浆α-纤维素含量为9.16%,含碱量为5.31%,黏度为41 mPa·s,熟成度为9.12,网值为50 mL。
溶解胶通过新启用的IF滤机(板框、滤材丙纶毡),经滤机稀释,组成、黏度降低,过滤后网值大幅提升,该过滤过程的工艺参数如下:竹柳浆中α-纤维素含量为8.23%、含碱量为4.64%、黏度为32 mPa·s、熟成度为8.50、网值为210 mL。待过滤后的黏胶胶体溶液静止脱泡熟成,进行纺丝。
依照GB/T 14337—2008对纺制得到的丝束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如
干断裂强度/cN·dte | 湿断裂强度/cN·dte | 干断裂伸长率/% | 线密度偏差率/% | 干断裂强度变异系数/% | |
---|---|---|---|---|---|
测定值 | 1.90 | 1.16 | 11.2 | 7.78 | 17.7 |
合格 | ≥1.90 | ≥0.95 | T1±4.0 | ±11.00 |
注
由
3.1 随着树龄的延长,竹柳中纤维素、木质素、多戊糖含量随之递增,冷/热水抽出物、1% NaOH抽出物、有机溶剂抽出物含量则出现一个递减的趋势;纤维的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随竹柳树龄的延长随之递增。竹柳在前3年生长速度较快,3年生竹柳各组分含量介于同龄杨木与桉木之间。结合纤维质量、化学组分分析及轮伐期,竹柳生长3年后便可用于生产应用,此时应用价值较高。
3.2 3年生竹柳在最高温度170 ℃,升温时间90 min,保温时间100 min,液比为1∶3.5的预水解条件下,预水解得率为85.01%,预水解后竹柳片中的多戊糖含量从24.65%降低至10.77%,多戊糖脱除率达56.31%。
3.3 3年生竹柳在经总用碱量(Na2O计)19%,硫化度18%,液比1∶4.5,最高温度168 ℃,升温时间90 min,保温时间120 min进行硫酸盐蒸煮后,细浆得率33.43%、筛渣率0.06%,特性黏度605 mL/g,聚合度861。
3.4 通过总有效氯用量为3.5%的D0EpD1P四段ECF漂白后,竹柳溶解浆成浆得率33.20%,亮度(D65)达91.40%;多戊糖含量为2.77%、α-纤维素含量为93.20%、特性黏度为491 mL/g、灰分含量为0.11%、二氯甲烷抽出物含量为0.19%、铁离子含量为7.61 mg/kg。
3.5 竹柳溶解浆黄化制胶过程正常,与常规商品阔叶木溶解浆无明显差异,黏胶过滤性能较好,可纺性正常,竹柳可用作制备溶解浆的原料。
参 考 文 献
Sixta H. Handbook of pulp[M]. Weinheim: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2006: 1022-1024. [百度学术]
田 超, 黄 雁, 杨小博, 等. 溶解浆的反应性能及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造纸, 2015, 34(1): 61-66. [百度学术]
TIAN C, HUANG Y, YANG X B, et al.The Reactivity of Dissolving Pulp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A Review [J]. China Pulp & Paper, 2015, 34(1): 61-66. [百度学术]
石 瑜, 田 超, 倪建萍, 等. 改善溶解浆在NMMO水溶液溶解体系中润胀性能的研究[J].中国造纸, 2018, 37(1): 1-7. [百度学术]
SHI Y, TIAN C, NI J P, et al. Study on Improving the Swelling Performance of Dissolved Pulp in NMMO-H2O System [J]. China Pulp & Paper, 2018, 37(1): 1-7. [百度学术]
范述捷, 文 飚, 苏振华, 等. 商品化学浆制备溶解浆的研究进展[J]. 中国造纸, 2017, 36(3): 64-68. [百度学术]
FAN S J, WEN B, SU Z H, et al.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Upgrading Paper-grade Pulp to Dissolving Pulp[J] China Pulp & Paper, 2017, 36(3): 64-68. [百度学术]
产业前景.2021年中国溶解浆行业产能分布及价格趋势分析[EB/OL].(2022-7-1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C5M18UU055360U6.html. [百度学术]
Industrial Prospects. Analysis of Production Capacity Distribution and Price Trends in China’s Dissolved Pulp Industry in 2021[EB/OL].(2022-7-1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C5M18UU055360U6.html. [百度学术]
吕卫军, 张 勇, 陈 彬. 溶解浆的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J].中国造纸, 2012, 31(1): 61-66. [百度学术]
LYU W J, ZHANG Y, CHEN B. Dissolving Pulp Manufacture Technologies: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J]. China Pulp & Paper, 2012, 31(1): 61-66. [百度学术]
吴可佳, 王海松, 孔凡功, 等. 溶解浆生产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中国造纸, 2011, 30(8): 63-67. [百度学术]
WU K J, WANG H S, KONG F G, et al. The Curr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issolving Pulp [J]. China Pulp & Paper, 2011,30(8): 63-67. [百度学术]
薛崇昀, 贺文明, 聂 怡, 等. 竹柳材性、纤维质量及制浆性能的研究[J].中华纸业, 2009, 30(15): 60-63. [百度学术]
XUE C Y, HE W M, NIE Y, et al. Research on the Properties, Fiber Quality, and Pulping Performance of Bamboo and Willow [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9, 30(15): 60-63. [百度学术]
胡玉杰, 孔维云, 陈星明, 等. 竹柳造林技术简介[J]. 内蒙古林业, 2013(9): 24-25. [百度学术]
HU Y J, KONG W Y, CHEN X M, et al. Introduction to Bamboo and Willow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J].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2013 (9): 24-25. [百度学术]
石淑兰, 何福望. 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13-17. [百度学术]
SHI S L, HE F W. Analysis and Testing of Pulp and Paper Making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3: 13-1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