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燃料电池用PAN/Lyocell复合碳纤维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郭宇 1
  • 陈秀爽 1
  • 杨硕 1,2
  • 程博闻 1
1.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457; 2.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

中图分类号: TS721

最近更新:2024-05-31

DOI:10.11980/j.issn.0254-508X.2023.05.017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EN
目录contents

摘要

本研究以Lyocell纤维为增强纤维、PAN短切碳纤维为主体纤维,制备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用复合碳纤维纸(简称碳纤维纸),探究了磨浆强度对Lyocell纤维浆料和纤维特性的影响,分析了Lyocell纤维的添加对碳纤维的分散性与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透气性能、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yocell纤维的添加有效提升了碳纤维的分散性能,提高了碳纤维纸前驱体(CPP)的匀度指数和强度性能,改善了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透气度和导电性能,当碳纤维与Lyocell纤维质量比为7∶3时,碳纤维纸的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14.3 MPa,抗弯强度为5.9 MPa,透气度为248 mm/s,平面电阻率为5.48 mΩ·cm。

燃料电池发电是继水力、火力、核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类发电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类燃料电池,具有体积质量小、能量密度高、启动速度快、运行安全可靠等优[

1]。气体扩散层(GDL)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不仅能够支撑催化剂层、稳定电极结构,还为电极反应提供气体通道、质子通道、电子通道和排水通道,直接影响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2]。GDL的基底材料包括碳纤维纸、碳纤维编织布、无纺布及炭黑纸,其中碳纤维纸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认[3]。受技术封锁和专利限制的影响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需求增大与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纤维纸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开发高性能、可靠、稳定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纸迫在眉睫。

GDL用碳纤维纸通常是由短切碳纤维经湿法成形技术制得碳纤维纸前驱体(CPP),再经树脂浸渍、热压固化、碳化、石墨化等工艺制备而成。作为最关键的工艺过程之一,湿法成形直接影响了碳纤维分散的均匀性和CPP的强度性能,对碳纤维纸的强度、透气性、导电性及工艺操作的可行性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碳纤维难分散的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改变纤维配比、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添加分散剂、改变分散方式等方法提高碳纤维的分散性[

4-7]。此外,碳纤维纸必须具有适当的机械强度,使其能够独立支撑催化剂层,从而稳定整个电极结构,为此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添加黏结剂、复配热黏结纤维、植物纤维等方法增强碳纤维纸的机械强[8-9]。Lyocell纤维是一种绿色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强度高、结构均匀、取向度和结晶程度高等优点,是制备碳纤维的原材料之一,且易原纤化和分丝帚化,在水系中有较好的分散性。本研究以Lyocell纤维为增强纤维、PAN短切碳纤维(以下简称碳纤维)为主体纤维制备复合碳纤维纸,以期改善碳纤维的分散性能和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为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纸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1.1.1 实验原料

PAN短切碳纤维(长度6 mm和3 mm),日本东丽公司;Lyocell长丝纤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聚乙烯醇(PVA)、吐温-8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热固型酚醛树脂(固含量73%),美晟工程塑化有限公司。

1.1.2 实验仪器

PFI磨浆机(V,瑞典L&W公司);标准疏解机(73-18,普利赛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快速纸页成型器(M10097,德国 Karl Frank GmbH公司);高温管式炉(GSL-1700X,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SM-IT300LV,日本电子公司);标准厚度仪(051 970243,瑞典L&W公司);抗张强度仪(B0660005,瑞典L&W公司);四探针测试仪;毛细流孔径分布仪(POROLUX 100 FM,比利时普罗美特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碳纤维纸的制备

将Lyocell长丝纤维切为短切纤维,通过PFI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将磨浆后的Lyocell纤维浆粕与碳纤维(3 mm与6 mm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1)分别按照1∶9、2∶8、3∶7和4∶6的质量比混合,向混合纤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吐温-80和PVA,通过疏解机进行疏解分散,制备得到混合纤维浆料;然后将混合纤维浆料通过快速纸页成型器进行湿法成形并干燥后得到CPP。

将制得的CPP置于酚醛树脂-乙醇溶液(质量分数14%)中浸渍1 h,浸渍完成后经烘箱加热进行预固化(温度80 ℃,时间30 min);使用平板硫化机对浸渍预固化后的CPP进行热压处理(压力4 MPa,温度140 ℃,时间30 min);然后在氮气保护的管式炉中进行碳化,以5 ℃/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1000 ℃,并以2 ℃/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1500 ℃,保温1 h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将碳化后的样品置于石墨化炉中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石墨化处理,最高温度为2700 ℃,冷却后制得碳纤维纸。

1.2.2 SEM分析

采用SEM观察Lyocell纤维和碳纤维纸的表面形貌。

1.2.3 拉伸强度测试

使用抗张强度仪测试CPP和碳纤维纸的拉伸强度,测试样品宽度为15 mm,拉伸强度由式(1)计算。

σt=Fbd (1)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F为最大载荷力,N;b为碳纤维纸宽度,mm;d为碳纤维纸厚度,mm。

1.2.4 抗弯强度测试

使用抗弯强度仪(RH-T300,广州润湖仪器有限公司)利用三点弯曲法对样品的抗弯强度进行测试,测试样品宽度为20 mm,试验机压头以10 mm/min的加载速度均匀无冲击地施载负荷,直至样品断裂。抗弯强度由式(2)计算。

Tb=3FL2Wcpd¯2 (2)

式中,Tb为抗弯强度,MPa;F为弯曲断裂负荷值,N;L为支座跨距,mm;Wcp为碳纤维纸宽度,mm;d¯为碳纤维纸平均厚度,mm。

1.2.5 匀度指数测试

使用纸张匀度计(LPA07,OP TEST有限公司)测试碳纤维纸的匀度指数。

1.2.6 导电性能测试

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测试碳纤维纸的平面电阻率。

1.2.7 透气性能测试

采用毛细流孔径分布仪测试碳纤维纸的孔隙结构;采用透气度仪测试碳纤维纸的透气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Lyocell纤维浆料的纤维特性

Lyocell纤维是直接将纤维素溶解在无毒、可回收的N-甲基吗琳-N-氧化物中,采用干喷-湿纺工艺纺制而成的纤维素基人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Lyocell纤维几乎不发生化学变化,依然保留着天然纤维的独特性能:①表面带有大量基团;②能够分丝帚化。Lyocell纤维具有强度高、截面圆、结构均匀、取向度和结晶程度高等特点,其碳化后形成的纤维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是普通黏胶纤维碳化后的2[

10-11],故本研究采用Lyocell纤维作为增强纤维与碳纤维进行复配制备碳纤维纸。

由于Lyocell纤维较长且表面光滑,采用磨浆的处理方式对其进行切断和分丝帚化,能够有效提升其分散性能及后续与浸渍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探究磨浆强度对Lyocell纤维浆料的影响十分必要。图1为磨浆强度对Lyocell纤维浆料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磨浆转数的增加,Lyocell纤维浆料的打浆度逐渐增大,纤维长度不断降低,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细小纤维含量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当磨浆转数较低时,纤维以切断为主;随着磨浆转数的增加,纤维开始发生分丝帚化,此时纤维的长度减小、宽度和细小纤维含量明显增大;当磨浆转数继续增加时,分丝帚化后的纤维表面产生的微细纤维开始破碎,纤维碎片化更加明显,细小纤维含量增加,纤维长度和宽度均降低。图2为不同磨浆强度下Lyocell纤维的SEM图。从图2可以看出,Lyocell纤维原纤维截面呈现圆形、粗细均一、表面光滑的特性,经过磨浆处理后,Lyocell纤维被切断并开始发生分丝帚化现象,表面变得粗糙,浆料中出现大量的微细纤维。作为增强纤维,Lyocell纤维应通过控制磨浆强度来避免过度的切断和大量细小纤维的出现,因此9000转为最佳磨浆转数。

图1  磨浆强度对Lyocell纤维浆料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refining strength on Lyocell fiber pulp

图2  不同磨浆强度下Lyocell纤维的SEM图

Fig. 2  SEM images of Lyocell fiber with different refining strength

2.2 Lyocell纤维对碳纤维分散性能的影响

湿法成形要求纤维能够在水中形成均匀的纤维悬浮液,良好的分散性将有效提升碳纤维纸的匀度,但是由于碳纤维表面光滑,表面能低,官能团含量少,碳纤维间无法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且匀度较好的纸张,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能力较弱,进而影响了碳纤维纸的导电性、透气度和强[

4,12]。本研究将磨浆处理(磨浆转数9000转)后的Lyocell纤维与碳纤维复配后制备复合浆料,探究其对碳纤维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当复合浆料中为全碳纤维时,碳纤维浆料中出现了大量的纤维束,且在静置过程中,已经分散的碳纤维也发生了明显的聚集,分散效果较差。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浆料的分散性逐渐改善,碳纤维分散较为均匀,无明显聚集现象。这是因为磨浆处理后Lyocell纤维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纤维表面还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增大了纤维与纤维间的互斥力,提高了复合浆料体系的稳定性。CPP实物图及其匀度指数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CPP的匀度指数,当碳纤维与Lyocell质量比为9∶1时,CPP中含有较为明显的碳纤维束,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碳纤维束的数量明显减少,碳纤维分散效果提升,CPP的匀度指数也随之增大。

图3  不同Lyocell纤维添加量浆料混合液分散情况照片

Fig. 3  Photos of dispersion of mix pulp with different Lyocell fiber addition amount

图4  CPP的实物图和匀度指数

Fig. 4  Photos and formation indexs of CPP

注   (1)碳纤维∶Lyocell=9∶1; (2)碳纤维∶Lyocell=8∶2; (3)碳纤维∶Lyocell=7∶3; (4)碳纤维∶Lyocell=6∶4。

2.3 CPP和碳纤维纸的微观形貌

CPP和碳纤维纸的SEM图分别如图5图6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Lyocell纤维经过磨浆处理后明显呈现出分丝帚化的现象,并且均匀分布在碳纤维之间或缠结在碳纤维表面,这种现象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大愈发显著。从图6可以看出,当Lyocell纤维的添加量较低时,碳化后的浸渍树脂开裂程度较大,碳纤维与浸渍树脂之间的结合较为疏松,且二者之间的裂口多出现在碳纤维与浸渍树脂的结合处(如图6中虚线箭头所示);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碳化后浸渍树脂的开裂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碳纤维与浸渍树脂结合处的裂口明显减少,更多的裂口出现在浸渍树脂的片层结构中(如图6中粗实线箭头所示),这说明Lyocell纤维的添加增大了碳纤维和浸渍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为碳纤维纸强度性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图5  CPP的SEM图

Fig. 5  SEM images of CPPs

图6  碳纤维纸的SEM图

Fig. 6  SEM images of carbon fiber papers

2.4 CPP和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

在碳纤维纸的制备过程中,CPP和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过低的强度将无法完成后续的树脂浸渍等工艺流程,而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是支撑催化剂层和保证电池正常安装的关键。图7为CPP和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图8为CPP和碳纤维纸的实物图。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提高,CPP的强度性能不断提高,这是因为Lyocell纤维经过磨浆处理后,发生了分丝帚化,有效提升了纤维间的交织作用,且Lyocell纤维表面含有大量羟基,纤维间能够形成氢键。碳纤维纸的拉伸强度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这是因为碳纤维纸的拉伸强度与2个方面有关:①碳纤维与浸渍树脂间的界面强度;②碳纤维纸中纤维的自身强度。当不添加Lyocell纤维时,碳纤维表面光滑且惰性较强,在树脂浸渍时碳纤维与浸渍树脂之间无法实现良好的机械啮合,致使碳化-石墨化后碳纤维与浸渍树脂的界面结合处出现断裂,降低了碳纤维与浸渍树脂之间的界面强度;当添加Lyocell纤维时,磨浆处理后的Lyocell纤维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缠结在碳纤维的表面从而提高了碳纤维与浸渍树脂间的机械啮合作用,增强两者间的界面强度性能,进而提高碳纤维纸的拉伸强度性能;当Lyocell纤维添加量较多时,碳纤维纸拉伸强度降低,这是因为较多添加量的Lyocell纤维降低了碳纤维在浆料中含量,Lyocell纤维的自身强度远低于碳纤维的强度,使碳纤维纸中的纤维平均强度下降,从而降低了碳纤维纸的拉伸强度。碳纤维纸的抗弯强度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碳纤维纸的抗弯强度主要取决于碳纤维与浸渍树脂间的界面强度,Lyocell纤维的添加量越多,碳纤维与浸渍树脂间的机械啮合作用越强,碳纤维纸的抗弯强度越大,但本研究中碳纤维纸的抗弯强度处于较低水平,原因可能是在碳化-石墨化过程中施加的压力过小所致。综上,当碳纤维与Lyocell纤维质量比为7∶3时,碳纤维纸的拉伸强度为14.3 MPa,抗弯强度为5.9 MPa,性能较优。

图7  CPP和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

Fig. 7  Strength properties of CPP and carbon fiber papers

图8  CPP和碳纤维纸的宏观形貌照片

Fig. 8  Photos of CPP and carbon fiber papers

2.5 碳纤维纸的透气性能

透气性能是碳纤维纸的重要性能之一,对气体快速均匀的进入燃料电池和水的有效排出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透气度需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图9表1分别是碳纤维纸的透气度和孔隙特性的测试结果。从图9表1可以看出,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碳纤维纸的平均孔径不断降低,透气度也逐渐降低,这与2个方面的因素有关:①当Lyocell纤维添加量较低时,碳纤维在悬浮液的分散性能较差,所形成的孔隙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图10(a));当Lyocell纤维添加量增加时,碳纤维的分散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制得的碳纤维纸中的孔隙孔径较小且分布相对集中(图10(b));②Lyocell纤维经过磨浆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分丝帚化,纤维长度降低,细小纤维含量升高,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较大的孔隙被细小纤维组分填充,致使热处理后碳纤维纸的平均孔径、最大孔径和最小孔径均逐步减小(表1),从而降低了碳纤维纸的透气性能。当碳纤维与Lyocell纤维质量比为7∶3时,碳纤维的透气度为248 mm/s。

图9  碳纤维纸的透气度

Fig. 9  Air permeability of carbon fiber papers

表1  碳纤维纸的孔隙特性
Table 1  Pore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 papers ( µm )
碳纤维∶Lyocell纤维平均孔径最小孔径最大孔径
9∶1 15.3 7.63 32.7
8∶2 11.3 5.08 25.4
7∶3 8.98 6.36 22.9
6∶4 9.51 5.45 19.1

图10  碳纤维纸的孔隙分布图

Fig. 10  Pore distribution of carbon fiber papers

2.6 碳纤维纸的导电性能分析

碳纤维纸的导电性能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直接影响了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电流传输,图11为不同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碳纤维纸的平面电阻率。从图11可以看出,随着Lyocell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碳纤维纸的平面电阻率先降低后提高,当碳纤维与Lyocell纤维质量比为7∶3时,碳纤维纸的平面电阻率最低(5.48 mΩ·cm),导电性能最好,这是因为碳纤维纸的导电性能不仅取决于碳纤维本身的导电性,还取决于碳纤维间的接触电阻。当Lyocell纤维添加量较低时,碳纤维在复合浆料体系中的分散性能较差,使得碳纤维纸的匀度较差,部分碳纤维聚集或并丝严重,碳纤维在纤维间无法形成有效连接,致使碳纤维间的接触电阻较大;当Lyocell纤维添加量较高时,尽管碳纤维纸的匀度较高使碳纤维能够在纤维间形成有效连接,但是碳纤维含量的降低将使整个碳纤维纸的电阻率发生逆转。

图11  碳纤维纸的平面电阻率

Fig. 11  Plane resistivity of carbon fiber paper

3 结论

本研究以Lyocell纤维为增强纤维、PAN短切碳纤维(简称碳纤维)为主体纤维制备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用复合碳纤维纸(简称碳纤维纸),重点探究了Lyocell纤维对碳纤维纸性能的影响。

3.1 磨浆处理是改善Lyocell纤维特性的有效方法,随着磨浆强度的增大,Lyocell纤维浆料的打浆度逐渐提高,纤维长度不断降低,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细小纤维含量不断增加,最佳磨浆转数为9000转。

3.2 磨浆处理增大了Lyocell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有效地提升了碳纤维的分散性能和碳纤维纸前驱体的强度性能,增大了浸渍树脂对碳纤维的浸润性能,增强了碳纤维与浸渍树脂的机械啮合作用,提升了碳纤维/浸渍树脂间的界面强度性能,进而提高了碳纤维纸的强度性能。

3.3 当碳纤维与Lyocell纤维质量比为7∶3时,碳纤维纸的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14.3 MPa,抗弯强度为5.9 MPa,透气度为248 mm/s,平面电阻率为5.48 mΩ·cm。

参 考 文 献

1

KAUSHAL SSAHU A KRANI Met al.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Tailored Porous Carbon Fiber Paper-based Gas Diffusion Layer Performance in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J]. Renewable Energy2019142604-611. [百度学术] 

2

OMRANI RSHABANI B. Review of Gas Diffusion Layer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based Technologies with A Focus on Unitised Regenerative Fuel Cel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9447): 3834-3860. [百度学术] 

3

桑明珠. 燃料电池用碳纤维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18. [百度学术] 

SANG M Z.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 Paper for Fuel Cell[D]. WuxiJiangnan University2018. [百度学术] 

4

华飞果吴 帅童树华. 短切碳纤维最佳分散工艺研究[J]. 中国造纸2019384): 48-51. [百度学术] 

HUA F GWU STONG S Het al. Study on the Best Dispersing Technology of Chopped Carbon Fibers[J]. China Pulp & Paper2019384): 48-51. [百度学术] 

5

胡蓉蓉李梦佳华飞果. 两亲改性碳纤维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纸的研究[J]. 中国造纸2020393): 15-21. [百度学术] 

HU R RLI M JHUA F G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Carbon Paper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by Amphiphilic Modified Carbon Fibers[J]. China Pulp & Paper2020393): 15-21. [百度学术] 

6

车德会姚广春华中胜. 用羟乙基纤维素(HEC)改善短碳纤维的分散性[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9): 1286-1290. [百度学术] 

CHE D HYAO G CHUA Z Set al. Improvement of Dispersibility of Short Carbon Fibers by Hydroxyethl Cellulose (HEC)[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11329): 1286-1290. [百度学术] 

7

廉博博. 气体扩散层用炭纸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百度学术] 

LIAN B B.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arbon Paper for Gas Diffusion Layer[D]. 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0. [百度学术] 

8

张旻昊王 阳华飞果. 增强纤维对用于燃料电池碳纸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造纸2020397): 15-20,68. [百度学术] 

ZHANG M HWANG YHUA F G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inforcement Fib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Paper for Fuel Cell[J]. China Pulp & Paper2020397): 15-20,68. [百度学术] 

9

黄 鸿黄 鲲.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碳纤维纸生产工艺[J]. 中华纸业2014358): 6-12. [百度学术] 

HUANG HHUANG K.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Carbon Fiber Paper Technology[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2014358): 6-12. [百度学术] 

10

彭顺金. 高强Lyocell 纤维及其用于碳纤维原丝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4. [百度学术] 

PENG S J. Studies on High Strength Lyocell Fib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Precursor of Carbon Fiber [D]. 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04. [百度学术] 

11

SHARMA ANAGARKAR STHAKRE Set al.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 in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s: Comparison of Fibers Manufactured Using Viscose and Lyocell Processes[J]. Cellulose2019266): 3655-3669. [百度学术] 

12

赵 君胡 健梁 云. 碳纤维表面特性及其在水中的分散性[J]. 中国造纸2008275): 15-18. [百度学术] 

ZHAO JHU JLIANG Yet al. Study on Carbon Fiber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Dispersion in Water[J]. China Pulp & Paper2008275): 15-18. [百度学术] 

CPP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