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课题提供了全新的纤维素纤维电解电容器纸(以下简称电解纸)分类方案,提出并验证了在吸液性能评估模型中增加非极性模拟液的必要性,讨论了纸对电解液的亲和性与成品电解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ESR)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孔隙率大的电解纸需要关注防短路性能的原因及用透气度反映低紧度纸的防短路性能的可行性。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融入了对IEC 60554-3-4:1979的修订提案中,建议重新构建电解纸的分类体系;将吸水性能的考核延伸到吸液性能;对低紧度的薄纸引入透气度指标;增加考核铁微粒子、抗张强度,以及对中、高压电解纸考核击穿强度。
在电解电容器中,承受两极电压差的绝缘介质是致密的金属氧化膜,而不是电解电容器纸(以下简称电解纸)。电解液、电解纸及金属阴极板组成了电解电容器的阴极系统,铝电解电容器的介电系统如

图1 铝电解电容器的介电系
Fig.1 Dielectric system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
电解纸种类、规格繁多,通常由100%纯天然纤维或含有一定量化学纤维制备而
2019年,IEC/TC15/MT15工作组启动了IEC 60554系列标准(Specification for cellulosic pape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的修订项目,中国团队参与了该修订项目,提出了电解纸标准的修订提案,电解纸上下游企业合力为提案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电解纸的应用场景,对电解纸的质量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探讨。
日本NIPPON KODOSHI COR.(简称NKK)电解纸,包括PXW、PE、TDZ、STZ、MR、 ALA、ALB系列;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恩公司)电解纸,包括W1、WD2、WM2、WS2、WCD2、MJ2、MJR、MDL系列;浙江仙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解纸,包括HCD、HSM、HMH、HMJ系列,美国MHSSP, Inc.电解纸为BLN系列。蒸馏水,符合GB/T 6682三级水要求;γ-丁内脂(以下简称GBL),分析纯,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解电容器铝阳极板,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电解电容器(560 µF,250 V),市售。
J-XSL 200纸张吸水率测定仪;CB 500控温式加热板;KEYENCE VHX2700反射型数字式显微镜;XWY-VIII透射型造纸纤维测量仪;同惠TH2816型LCR数字电桥,配套安捷伦16451B电解质测试夹具,直径38 mm;Borgwaldt kc的A18透气度仪,同惠TH9201程控交直流耐压绝缘测试仪。
取各种型号的电解纸,按照ISO 8787:1986制样,模拟溶液分别取水和GBL,测试电解纸对模拟溶液的吸液高度,吸液时间10 min,高度在20 mm以下的结果准确至0.5 mm,高度在20 mm以上的结果准确至1 mm。
取2份尺寸约15 cm×15 cm的ALA40-30电解纸,分别放入2个不锈钢容器中,一份加入约150 mL的GBL,另一份加入约150 mL的水,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无需沸腾),观察其形态变化。
(1) 取W180-30电解纸,裁切成直径38 mm的圆片,放入连接LCR数字电桥的测试夹具,夹紧,频率设定1 kHz,测定其电阻值。
(2) 从用W180-30电解纸生产的电解电容器(560 µF,250 V)中,取出浸渍电解液的电解纸,同步骤(1)操作,测定其电阻值。
(3) 取出纸样,调整2个电极板间的距离与测纸样时的距离一致,测试2个电极板间空气电阻。
合理的分类体系能有效地界定产品设计特点,方便用户找到与电解电容器设计相契合的电解纸。现行1979版的IEC 60554-3-4将电解纸分3类:4.1 吸收型隔离纸(absorbent separator paper),长纤维;4.2 吸收型隔离纸,短纤维;4.3 非吸收型纸。40年来,电解纸在种类和特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天然纤维混用在电解纸的制备中已是常见设计,长纤维与短纤维的分类界限已与现在的工艺设计脱节。修订提案中,根据纤维组成,提出将电解纸分为非木浆型(X.1)和木浆型(X.2)两大类,未知电解纸在新版系统标准中将归入第几部分,提案用第X大类来表述电解纸,如
类型 | 原料 | 特性 | 应用 | |
---|---|---|---|---|
X.1 | 100%非木浆或非木材纤维和木材纤维的混合浆 | 关注吸液性能 |
①低压电解电容器中隔离正负电极板; ②中、高压电解电容器中电解液的吸液纸,与X.2型纸叠加卷绕,以改善组合电解纸的电解液含浸性能; ③高紧度的X.1型纸,可用于中、高压电解电容器中隔离正负极板 | |
X.2 | X.2.1 | 100%木浆制备的高紧度单层纸 | 关注耐电压性能 | 中、高压电解电容器中隔离正负电极板 |
X.2.2 | 双层复合纸,其中高紧度的一层是100%木浆,而低紧度的一层纤维组成是非木浆或木浆均可 | 中、高压电解电容器隔离正负极板,其低紧度层能改善纸的电解液含浸性能 |
注 对铝电解电容器而言,低压指100 V以下,中压指100~300 V,高压指300 V以
X.1型是以非木材纤维为主的电解纸,需关注其吸液性能;X.2型是以木材纤维为主的电解纸,在中、高压电解电容器中用于隔离正负电极板,需关注其耐电压性能。根据电解纸的结构和吸液性能进行了X.2.1和X.2.2的细分。这样的分类体系既融合了电解纸的生产工艺特点,也建立了与下游应用需求的联系。
通常,低紧度(<0.50 g/c
1979版的IEC 60554-3-4和GB/T 22920—2022均用吸水高度来评价电解纸的吸液性能,但用户认为仅考核吸水性能不够。因为电解液的电解质和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决定了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且溶剂的极性存在差
序号 | 电解纸型号 | 吸水高度 | GBL吸液高度 | 差值 |
---|---|---|---|---|
1 | W170-30 | 3.5 | 12.5 | -9 |
2 | WD270-50 | 9.5 | 31 | -21.5 |
3 | WCD58-40 | 13 | 30 | -17 |
4 | WM270-60 | 15 | 29 | -14 |
5 | WCD65-50 | 16 | 32 | -16 |
6 | HCD65-40 | 17 | 15.0 | 2 |
7 | TDZ35-40 | 22 | 60 | -38 |
8 | PXW60-30 | 24 | 26 | -2 |
9 | WCD58-60 | 26 | 45 | -19 |
10 | TDZ35-50 | 27 | 71 | -44 |
11 | WD255-40 | 30 | 36 | -6 |
12 | HCD58-40 | 32 | 20 | 12 |
13 | HSM26-60 | 35 | 44 | -9 |
14 | ALB46-20 | 35 | 29 | 6 |
15 | PXW58-40 | 36 | 45 | -9 |
16 | STZ27-50 | 37 | 76 | -39 |
17 | MJ245-40 | 40 | 54 | -14 |
18 | HMH25-40 | 46 | 52 | -6 |
19 | MR515-40 | 51 | 54 | -3 |
20 | HMJ25-40 | 52 | 55 | -3 |
21 | ALA40-30 | 54 | 48 | 6 |
22 | MR5D1-40 | 58 | 55 | 3 |
23 | HSM35-40 | 59 | 44 | 15 |
24 | PXW52-50 | 68 | 70 | -2 |
25 | MR515-50 | 70 | 63 | 7 |
26 | MJ240-50 | 74 | 72 | 2 |
27 | MR5D1-50 | 79 | 62 | 17 |
电解电容器生产中,老化工序的放热反应会使电解液升温。有些类型的电解纸在热水中会散脱,如

图2 ALA40-30电解纸在热GBL和热水中的状态
Fig.2 Status of ALA40-30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per in hot GBL and hot water
对电解电容器企业而言,降低产品的ESR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在1979版IEC 60554-3-4中,有将电解纸电阻值作为考核指标,但未提供测定方法和指标要求。为配合用户的需求,各电解纸生产企业制定了各自的企业标准,提出了电解纸ESR的测试模型,并为用户提供测试数据。基本方法如
(1) 测试设备:LCR数字电桥,配套电介质测试夹具,夹具直径可选,夹具间距可调;
(2) 选定模拟电解液,常见GBL和乙二醇;
(3) 电解纸平衡水分后,根据测试夹具的直径裁切相应直径的试样,将试样充分浸润模拟电解液后,放入测试夹具,调整夹具间距,使夹具与试样接触,但不会过紧以致模拟电解液挤出。通过数字电桥测定其电阻值。
在该测试模型中,电介质测试夹具相当于1个平板电容器,根据常用的平板形电容器电容量关系式(
(1) |
式中,C表示电容量,µF;S表示电极极板的有效表面面积,c
由于各企业模拟电解液的配方、夹具电极的尺寸和间距、温湿度控制条件等参数不同,且这些参数均影响测试结果,产生的数据波动足以使用户难以对不同纸厂提供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准确地说,上述模型是用于含浸电解液电解纸的ESR的测试,而不是电解纸的ESR。
样品 | ESR |
---|---|
风干的W180-30电解纸 | 90 kΩ |
含浸电解液的W180-30电解纸 | 2.4 Ω |
电极板之间的空气 | 2 kΩ |
由此推测,如果电解纸对电解液的亲和性好,电解液充分含浸,电解纸的电绝缘性会被电解液的导体特性掩盖,组装的电解电容器ESR值较低,电解电容器的ESR体现电解液的ESR;反之,电解纸对电解液的含浸性能不好,则成品电解电容器ESR较高。由于电解液配方是电解电容器企业的核心技术,不对外公开,因此各纸厂在实验中用的模拟电解液配方与电解电容器企业的真实电解液有差异。
因此,电解电容器厂应自行监测各种电解纸对所研制的电解液的亲和性,以实现成品电解电容器ESR的控制。
以铝电解电容器为例,铝阳极板表面致密的氧化铝是电介质,但裁切后,新端面上的金属铝暴露,表面若产生裂缝,也会使金属铝暴露,其显微形貌如

图3 显微镜下铝阳极板上的裂缝(×300)
Fig.3 Microscopy image of the crack on the aluminum anode plate(×300)

图4 显微镜下铝阳极板上的毛刺(×300)
Fig.4 Microscopy image of the burr on the aluminum anode plate(×300)

图5 不同透气度的低紧度电解纸的孔隙结构(×40)
Fig.5 Pore structure of the low-density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per with different air permeability(×40)
注 电解纸透气度平均值: (a)>25000 CU (双层测量值15972 CU); (b)>25000 CU (双层测量值10596 CU);(c)12462 CU; (d) 9126 CU; (e) 6838 CU;(f) 3542 CU;(g) 1073 CU;(h) 201 CU。
电解纸的均匀性也是用户关注的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成品电解电容器的均匀性,用户一直苦于没有找到适用的评估电解纸均匀性的方案和指标。虽然电解纸的定量横幅差、吸液高度多次测试值的标准偏差、抗张强度多次测试值的标准偏差,均可以反映电解纸的均匀性,但由于市售电解纸一般是宽度580 mm的卷装纸或不同裁切宽度的盘纸,上述检测方案难以实施。采用ISO 2965:2019测定电解纸的透气度,每个测试点所需测量面积仅2 c
40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电解纸的上下游企业在1979版IEC 60554-3-4标准的考核指标外,提出了一些新增指标,在新提案中也将这些融入。
(1)考核中、高压电解纸的击穿强度。对在中、高压电解电容器中隔离正负电极板的电解纸,用户要求考虑电解纸的击穿强度。IEC 60554-2:2001的第24条提供了击穿强度的测试方法,交流、直流均可。实际运用中,各企业测DC击穿电压或测AC击穿电压,对于不同测试方法获得的测量值,用户可参考
VDC≈1.4VAC | (2) |
式中,VDC表示直流击穿电压,V;VAC表示交流击穿电压,V。
电解纸 | DC击穿电压/V | AC击穿电压/V | DC/AC |
---|---|---|---|
BLN-30 | 1048 | 743 | 1.41 |
PE4-20 | 699 | 525 | 1.33 |
PXW58-60 | 1004 | 722 | 1.39 |
WS280-40 | 1001 | 717 | 1.40 |
W180-30 | 890 | 606 | 1.47 |
WCD265-60 | 980 | 678 | 1.45 |
MDL60-50 | 711 | 480 | 1.48 |
WCD265-40 | 880 | 621 | 1.42 |
S270-30 | 880 | 615 | 1.43 |
(2)铁微粒子。各企业的产品规格书中提出的铁微粒子限量指标基本相同,如
项目 | 单位 | 指标要求 | |
---|---|---|---|
铁微粒子 |
0.08~0.1 m |
个/(1800 c | ≤5 |
>0.1 m | 不应有 |
(3)抗张强度。抗张强度能直接反映电解纸的生产质
项目 | 指标要求 | |
---|---|---|
X.1型 | X.2型 | |
纵向抗张强度/kN· | ≥0.4 | ≥0.8 |
IEC 60554的标准修订提案从以下几方面对现行电解纸的IEC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
3.1 以电解纸的纤维组成为基础,结合电解纸的结构、使用功能要求,重新构建电解纸的分类体系,为下游用户根据电解电容器设计需求找到相契合的电解纸提供参考。
3.2 将吸水性能的考核延伸到吸液性能,更贴近用户的应用需求。
3.3 引入透气度指标,为用户挑选具有防短路设计的低紧度电解纸提供参考。
3.4 融入行业内新要求,提出增加铁微粒子、抗张强度的考核指标,对中、高压电解纸考核增加击穿强度。
参 考 文 献
Deshpande. R P. Capacitors[M]. New York: Mc Graw Hill Education, 2015. [百度学术]
贾旺强, 郑进智, 池 凯, 等. 纤维素纳米纤丝对电器纸性能的影响[J]. 中国造纸, 2019,38(10): 13-19. [百度学术]
JIA W Q, ZHENG J Z, CHI K, et al. Effect of Cellulose Nanofibril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pacitor Tissue Paper[J]. China Pulp & Paper, 2019,38(10): 13-19. [百度学术]
林旷野, 刘 文, 陈雪峰. 超级电容器隔膜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造纸,2018,37(12):67-73. [百度学术]
LIN K Y, LIU W, CHEN X F. Supercapacitor Separator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J]. China Pulp & Paper, 2018,37(12):67-73. [百度学术]
林旷野, 陈雪峰, 刘 文. 超级电容器隔膜制备及其孔隙率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造纸,2019,38(9):14-19. [百度学术]
LIN K Y, CHEN X F, LIU W. Preparation of Supercapacitor Separator and Effect of Its Porosity on Electrochemical Proformance[J]. China Pulp & Paper, 2019,38(9):14-19. [百度学术]
贾旺强, 王海旭, 吴会学, 等. 电解电容器纸的研究进展[J]. 天津造纸, 2019,41(1): 1-6. [百度学术]
JIA W Q, WANG H X, WU H X,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per [J]. Tianjin Paper Making,2019,41(1):1-6. [百度学术]
陈万平. 电解电容器纸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纸业,2008,5:54-56. [百度学术]
CHEN W P.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apacitor Tissue Paper[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8,5:54-56. [百度学术]
龙金, 胡健, 刘宁,等. 一种多层复合的固态、半固态电解电容器隔膜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06786A[P]. 2021-7-13. [百度学术]
LONG J, HU J, LIU N, et al. A Multi-ply Separator Paper Used in Solid-state and Half-solid-stat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113106786A[P]. 2021-7-13. [百度学术]
邵卫勇, 左磊刚, 李南华, 等. 一种增强型免碳化固态电解电容器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8322A [P]. 2018-12-11. [百度学术]
SHAO W Y, ZUO L G, LI N H, et al. A Strengthen Carbonization-free Paper Used in Solid-stat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8978322A [P]. 2018-12-11. [百度学术]
宋 欢,杨 清,胡 健,等.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纸: CN109750552B[P]. 2021-8-31. [百度学术]
SONG H, YANG Q, HU J, et al. An Alumini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per: CN109750552B[P]. 2021-8-31. [百度学术]
陈国光,曹婉真. 电解电容器[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4. [百度学术]
CHEN G G, CAO W Z. Electrolytic Capacitor[M]. X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1993:4 [百度学术]
毛香琴, 华一鸣, 张文超,等. 一种电解电容器纸ESR测试方法: CN114544711A[P].2022-5-27. [百度学术]
MAO X Q, HUA Y M, ZHANG W C, et al. An Test Method for ESR of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per: CN114544711A[P].2022-5-27. [百度学术]
林学清,洪雪宝.铝电解电容器工程技术[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百度学术]
LIN X Q, HONG X B.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for Alumini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M].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2002.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