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纸浆漂白采用二氧化氯为漂剂具有得率高、白度高、漂白废水色度和毒性低的特点,是化学纸浆无元素氯(ECF)漂白技术的主流漂白剂。本文主要阐述了二氧化氯发展历程和制备方法,比较了甲醇法和综合法的二氧化氯生产工艺与成本,介绍了国内目前制浆漂白用二氧化氯制备工艺及应用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各国对元素氯作为生产化学漂白浆的主要漂白剂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并着手于无元素氯纸浆漂白(ECF)和全无氯纸浆漂白(TCF)的研究。但从目前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资金投入上来看,完全采用全无氯纸浆漂白(TCF)难度相当大,为此在国内外的大型浆纸厂基本上都是采用无元素氯漂白(ECF
二氧化氯是无元素氯漂白(ECF)首选的优良漂白剂,其在漂白方面的优越性是其他任何漂白剂都无法比拟的。二氧化氯漂白工艺是通过游离基放出原子氧对木素发色基团进行氧化来实现漂白。由于二氧化氯的氧化电位高于木素发色基团,低于纤维,因此,具有优良的选择性漂白特性。在漂白过程中对纸浆木素的去除率高而对纤维损伤较小,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将纸浆漂至高白度,同时还能维持纸浆的高强度。采用二氧化氯漂白的纸张白度高、白度稳定、不返黄,纸张强度高、柔性好;且漂白废水中所含的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很少,漂白废水色度和毒性低,对环境的污染
1811年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Humphrey David)发现二氧化氯,1930年美国马缔逊化学品公司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生产工艺并实现工业化生产,1946年由加拿大拉普逊教授发明的R系列后,二氧化氯才开始应用于纸浆漂白。20世纪50年代后期,二氧化氯已是制浆造纸发达国家化学制浆最常规的漂白剂之一。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化学浆厂才从国外引进了二氧化氯发生系统。21世纪后,我国的制浆造纸工业有了飞速发展,制浆生产线的漂白基本上都采用了二氧化氯漂白工艺,如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亚太森博(日照)浆纸有限公司、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浆纸企业
二氧化氯的制备和生成工艺路线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目前常用的二氧化氯制备方法已有30余
方法 | 还原剂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氯酸钠还原法 | Mathieson法 | SO2 | 2NaClO3 + SO2 +H2SO4 →2ClO2 +2NaHSO4 |
R1法 | 3NaClO3 + 4SO2 + 3H2O → 2ClO2 + Na2SO4 + 3H2SO4 + NaCl | ||
R2法 | NaCl | 2NaClO3 + 2NaCl + 2H2SO4 → 2ClO2 + 2Na2SO4 + Cl2 + 2H2O | |
R3法 | R3法是R2法的改进,所用原料相同,只是改进了设备和溶液的循环,并提高了ClO2溶液的浓度。此外,副产品Na2SO4的回收工序也与R2法不同。该法产生的ClO2和Cl2的混合气体经水吸收ClO2,制成ClO2水溶液而与Cl2分离。 | ||
R3H法 | HCl |
NaClO3+ (1-x)NaCl + xHCl + [(2-x)/2]H2SO4→ClO2 + 1/2Cl2 + H2O + [(2-x)/2]Na2SO4上式中,0≤x≤1,当x=0时,上式就成为典型的R3反应;当x=1时,则有: 2NaClO3 + 2HCl+ H2SO4 → 2ClO2 + Cl2 + 2H2O + Na2SO4 | |
R4法 | 原理与R3相同,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变滤饼为氯化钠,并将酸循环至反应器。 | ||
R5法 | 2NaClO3 + 4HCl → 2ClO2 + 2NaCl + Cl2 + 2H2O | ||
R6法 |
Cl2 (综合法) |
将R5法建在氯碱厂配套使用,就称为R6法。 (a) NaCl + 3H2O → NaClO3 + 3H2 (b) Cl2 + H2 → 2HCl (c) NaClO3 + 2HCl → ClO2 + NaCl + 1/2Cl2 + H2O 总反应式为:Cl2 + 4H2O → 2ClO2 + 4H2 | |
R7法 | SO2 |
2NaClO3 + 2HCl + H2SO4 → 2 ClO2 +Cl2 + 2H2O +Na2SO4Cl2 + SO2 + 2H2O → 2HCl + H2SO4 总反应式为:2NaClO3 + SO2→ 2ClO2 + Na2SO4 | |
Solvey法 |
CH3OH (甲醇还原法) | 6NaClO3 + CH3OH + 6H2SO4 → 6ClO2 + CO2 + 5H2O +6NaHSO4 | |
R8法 |
30NaClO3 + 12CH3OH + 20H2SO4 → 30ClO2 + CO2 + 23H2O +10Na3H(SO4)2副反应: 12NaClO3 + 6CH3OH + 8H2SO4 → 6ClO2 +6CO2 + 18H2O +4Na3H(SO4)2+ 3Cl2 | ||
R9法 | 原理与R8相同,将排出的盐经电解生产酸和碱再利用,其中硫酸返回发生器重新利用。 | ||
R10法 | 原理与R8相同,是将其他工艺的副产品酸性芒硝变成中性芒硝分离出酸送回发生器。 | ||
R1l法 |
H2O2 (双氧水法) | 6NaClO3+ 3H2O2+ 4H2SO4 → 6ClO2 + 2Na3H(SO4)2 + 6H2O + 3O2 | |
R12法 | 在R11的基础上点解副产物芒硝,将电解出氯酸和氯酸钠的混合液替代氯酸钠原理 | ||
R13法 |
利用R12过程中氯酸代替氯酸钠作为原料,产物液中芒硝生成 2HClO3 + H2O → 2ClO2 + O2 +2H2O | ||
NO2法 | NO2 | NaClO3 + NO2 → ClO2 +NaNO3 | |
Na2SO3法 | Na2SO3 | 2NaClO3 + Na2SO3 + H2SO4 → 2ClO2 + Na2SO4 + H2O | |
HJL 法 | C12H22O11 | 48 NaClO3 + C12H22O11 + 20 H2SO4 → 48ClO2 +12CO2 + 35H2O +24Na2SO4 | |
甲酸法 | HCOOH | HCOOH + 2NaClO3 + 2H2SO4 → 2ClO2 + CO2 + 2NaHSO4 + 2H2O | |
草酸法 | H2C2O4 | 2NaClO3 + H2C2O4 + 2H2SO4 → 2ClO2 + 2CO2 + 2NaHSO4 + 2H2O | |
亚氯酸钠氧化法 | Hicks 法 | Cl2 | 2NaClO2 + Cl2 → 2ClO2 + 2NaCl |
CCV 法 | NaClO2 | 5NaClO2 + 4HCl → 4ClO2 + 5NaCl + 2H2O | |
Rapson法 | NaClO2 | 10NaClO2 + 5H2SO4 → 8ClO2 + 4H2O +5Na2SO4 + 2HCl | |
CO2 法 | NaClO2 | 5NaClO2 + 2H2O + 4CO2 → 4ClO2 + 5NaHCO3 + 2NaCl | |
ECF 技术法 | H2O | NaClO2 + H2O → ClO2 + 0.5H2 + NaOH | |
过硫酸盐法 | Na2S2O8 | 2NaClO2 + Na2S2O8 → 2ClO2 + 2Na2SO4 | |
电化学法 | 电解法 |
阴极:2H2O + 2e → H2 + 2O 阳极:C |
氯酸钠还原法主要是根据使用不同的酸和还原剂及产生的不同副产品来区分。亚氯酸钠氧化法主要是根据使用不同的氧化剂来区分。
现有二氧化氯制备方法从宏观上可以分为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化学法是在强酸介质中,用不同的还原剂还原氯酸盐或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剂氧化亚氯酸盐而制得;电化学法则是通过直接电解亚氯酸盐或氯酸盐而制得,从本质上讲,两种方法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就生产工艺和成本而言,电化学要求的电极材质高、电耗也较高、装置投资大,反应过程中还伴有氯气、臭氧、氢气等其他气体生成,在大规模的生产中,还无法与传统的化学法竞争。而亚氯酸盐较昂贵,成本远高于以氯酸钠为原料的工艺,主要用于小规模生
目前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引进的二氧化氯制备系统以甲醇还原法(R8)和综合法(R6)两种工艺为主。两类工艺各有特点,国内大型制浆造纸企业的二氧化氯制备基本上采用的是综合法,即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氯酸钠电解工段、二氧化氯制备工段和盐酸燃烧炉工段三部分;其工艺过程是将从氯酸钠电解槽出来的强氯酸钠溶液与盐酸燃烧炉工段出来的盐酸混合,在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再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形成二氧化氯溶
名称 | 甲醇还原法(R8法) | 综合法(R6) | |
---|---|---|---|
设备投资 | 小 | 大 | |
生产成本 | 高 | 低 | |
转 化 率 | 97% 以上 | 87.5% 以上 | |
工艺 |
工艺简单 含ClO2工段、原料工段 |
工艺复杂 含ClO2工段、NaClO3工段、HCl工段 | |
操作 |
操作简便 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
操作复杂 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 |
产品品质 |
ClO2溶液纯度高 (游离氯小于0.2 g/L) |
ClO2溶液纯度略低 (游离氯小于0.5 g/L) | |
主要 设备 | 相同 | ClO2发生器及吸收塔 | ClO2发生器及吸收塔 |
不同 | Na3H(SO4)2过滤机 | NaClO3电解槽、HCl合成炉 | |
固体副产物 | Na3H(SO4)2 | 无 | |
废气 | 几乎没有 | 大量Cl2需要处理 | |
废水 | 少量 | 少量 | |
反应母液特征 | 有固相和液相,易结垢 | 只有液相、不易结垢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甲醇还原法(R8) | 综合法(R6) | |
---|---|---|---|---|---|
动力消耗 | 电解用电 | 10 kV | kWh /t ClO2 | 8850 | |
工艺用电 | 380 V | kWh/t ClO2 | 850 | 1050 | |
中压蒸汽 | 1.2 MPa(g) | t/t ClO2 | 2.0 | ||
低压蒸汽 | 0.4 MPa(g) | t/t ClO2 | 4.5 | 5.5 | |
冷冻水 | 5~7℃ | t/t ClO2 | 100 | 110 | |
去离子水 | t/t ClO2 | 10.0 | 7.5 | ||
原料消耗 | NaClO3 | t/t ClO2 | 1.65 | ||
H2SO4 | t/t ClO2 | 1.00 | |||
CH3OH | t/t ClO2 | 0.16 | |||
NaCl | t/t ClO2 | 初期需要、定期补充 | |||
Cl2 | t/t ClO2 | 0.78 | |||
NaOH | t/t ClO2 | 0.05 |
制浆造纸企业在进行二氧化氯制备工艺的选择时,一定要根据制浆厂的规模和浆的种类、原料资源状态、能源供应和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甲醇还原法采用甲醇作为还原剂,虽然前期投资少,但甲醇成本昂贵,适用于有甲醇来源、交通便利、电力紧缺的地区。同时根据已有经验,新建年产20万t 以下的制浆线改造时,建议选择甲醇还原法工艺制备二氧化氯。综合法一次投资性大,设备较复杂,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力,适合有充足液氯及电力供应的地区。一般大型浆纸厂都配备电厂和烧碱厂,综合法生产的二氧化氯成本更加低廉。
在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里,制浆造纸清洁化生产核心技术——二氧化氯制备技术一直被瑞典的EKA公司、加拿大的CHEMETICS及ERCO三家公司垄断。从1966年开始,我国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进行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研发,由于当时设备和仪表的腐蚀问题未得到解决使研究中止。2000—2004年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科研设计、机械制造及造纸企业研制二氧化氯制备系统,但因工艺路线选择不合理而终止。直到2009年9月26日成都锦兴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套国产6 t/d 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制备二氧化氯空
国内目前主要有3家企业生产制造国产二氧化氯系统配套设备,这3家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二氧化氯制备技术专利,基本上都是采用甲醇还原法和综合法工艺,分别在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和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
公司名称 | 用户名称 | 制备方法 |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广西永鑫华糖集团有限公司 8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印尼金光集团(占碑工厂)12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
印尼金光集团(IKPP工厂)35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综合法 | |
印尼金光集团(海南金海浆纸业)35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综合法 | |
印度Kuautum纸业 10 t/d的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
成都锦兴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冶崃山纸业有限公司8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四川永丰纸业 6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
四川天竹公司溶解浆项目 8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
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泉林纸业 3 t/d二氧化氯制备系统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山东日照华泰纸业 8 t/d二氧化氯技改项目 | 甲醇还原法 |
国内二氧化氯制备工艺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对二氧化氯技术不断的探索、应用、完善,越来越多的国产二氧化氯制备系统成功运行。经过连续运行证明,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管理方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纸浆漂白二氧化氯制备领域内的出口零突破,改变了我国纸浆漂白长期依靠进口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历史,为加快我国造纸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LI Liping, XIE Qin . Comparison of Generator Process in Preparation of Synthetic Chlorine Dioxide[J]. China Pulp & Paper, 2017,36 (6):64. [百度学术]
李丽萍, 谢 勤 . 综合法二氧化氯制备中发生器工艺的对比[J]. 中国造纸,2017,36(6):64. [百度学术]
Xu Weidong .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chlorine dioxide preparation system for pulp bleaching[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2010,29(8):11. [百度学术]
徐卫东 . 纸浆漂白用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国产化进程[J].纸和造纸, 2010,29(8):11. [百度学术]
Zhang Yi, Li Jia-xiao, Liu Yu, et al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chlorine dioxide in paper industry[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4,25(12):47. [百度学术]
章 艺,李甲孝,刘 昱,等 .二氧化氯在造纸工业的应用及前景[J] .中华纸业,2004,25(12):47. [百度学术]
Mu Chaoyin, Luo Jianxiong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chlorine dioxide preparation system [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2011, 30(7):9. [百度学术]
穆超银, 罗建雄 . 国产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研发及应用[J]. 纸和造纸, 2011, 30(7):9. [百度学术]
Wang Shuangfei, Huang Lijie .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M]. 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10. [百度学术]
王双飞, 黄丽婕 . 二氧化氯制备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百度学术]
Canada-based Chemetics . Prepar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for Paper Mill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04,19(s1):258. [百度学术]
阿克克瓦纳集团加拿大Chemetics公司 . 纸浆厂二氧化氯制备[J]. 中国造纸学报, 2004, 19(s1):258. [百度学术]
CHEN Xiangheng . Study on the Technoloy of Chlorine Dioxide Preparation [J].China Pulp & Paper, 2009, 28(3):41. [百度学术]
陈祥衡 .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探讨[J]. 中国造纸, 2009, 28(3):41. [百度学术]
Chen Anjiang, Wang Hongda .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introduced R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in China [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2009, 28(12):5. [百度学术]
陈安江, 王洪达 . 我国引进的几种R法二氧化氯制备方法的特点[J]. 纸和造纸, 2009, 28(12):5. [百度学术]
Jiang Xiangjun , Yang Jianqiao , Li Yingchun .Examples of integrated chlorine dioxide production [J].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2009,30(8):64. [百度学术]
蒋向军,杨间桥,李英春 .综合法制备二氧化氯实例[J]. 中华纸业,2009,30(8):64. [百度学术]
FAN fengtao,GE Xuexun . On preparation technique chlorine dioxide by integrated R6[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02,23(2): 19. [百度学术]
范丰涛, 葛学勋 .综合R6法制备ClO2生产技术[J]. 中华纸业,2002,23(2): 19. [百度学术]
Yuan kun . Prepar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by R8 method [J]. Prosp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4):73. [百度学术]
袁 坤 . R8法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用途介绍[J]. 科技展望, 2017(4):73. [百度学术]
Chen anjiang, Chen zhenbiao .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ine dioxide preparation by R8/R10 process[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10,31(2):63. [百度学术]
陈安江, 陈贞标 . R8/R10法二氧化氯制备技术的特点[J]. 中华纸业, 2010,31(2):63. [百度学术]
CHEN Anjiang, WANG Hongda, LYU Chuanshan .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ility of ERCO-R Series Chlorine Dioxid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J].China Pulp & Paper, 2009, 28(11):58. [百度学术]
陈安江, 王洪达, 吕传山 . ERCO-R系列二氧化氯制备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J]. 中国造纸, 2009, 28(11):58. [百度学术]
The first domestic chlorine dioxide preparation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tested [J]. China Pulp & Paper, 2009, 28(10):86. [百度学术]
首套国产二氧化氯制备系统试车成功[J]. 中国造纸, 2009, 28(10):86. [百度学术]
Liu tianrong . The comprehensive legal chlorine dioxide project contracted by Bosch was put into production in Indonesia APP golden light group [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2016(1):68. [百度学术]
刘天蓉 . 博世科承建的综合法二氧化氯项目在印尼APP金光集团开机投产[J]. 纸和造纸, 2016(1):68.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