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检验新型锥形磨浆机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对新型锥形磨浆机的主要受力部件,包括主轴、机座、磨室等,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基于ANSYS的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模态分析,探讨了锥形磨浆机的主要受力部件的应力应变和共振情况。结果表明,新型锥形磨浆机的主要受力部件均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且能够避免发生共振现象。
锥形磨浆机是由锥形外壳、锥形定子(定刀)、锥形转子(转刀)、磨室、主轴及轴承体机架、联轴器、电机等主要部件组成。与盘磨机的结构及磨浆原理类似,浆料在通过转子(转刀)转动和定子(定刀)剪切之后,纤维的初生壁和次生壁产生位移,并接着发生破裂,然后纤维吸水润胀、被切断,最后细纤维化,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可塑性和尺寸的合理性。大大提高了细纤维间氢键结合的机会和结合力,提高了成纸的物理强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锥形磨浆机(如
该新型锥形磨浆机是一种广泛适用中药渣、废菌棒等生物质废弃物磨浆与制浆造纸纤维精浆的机械、液压联动调节进、退刀与磨浆比压的锥形磨浆机,可实现中药渣、废菌棒等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对于一种新的机器是至关重要的。本课题对新型锥形磨浆机的主轴、机座、磨室等主要受力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模态分析,以确保它们满足强度与刚度的要求并能够避免发生共振现象。
主要受力部件的材料属性如
部件名称 | 材料名称及牌号 | 杨氏模量/GPa | 泊松比 | 密度/kg· |
---|---|---|---|---|
主轴 | 合金结构钢42CrMo | 199.948 | 0.27 | 7900 |
机座 | 铸铁HT200 | 148 | 0.31 | 7200 |
磨室 | 铸钢ZG200-400(ZG15) | 210 | 0.32 | 7800 |
锥形磨浆机的主轴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座上的,且前轴承为圆锥转子轴承,轴承只能轻微移动。笔者在静力学分析中,限定前轴承处只能沿轴转动;后轴承为两个调心滚子轴承,它们可以沿轴向轻微移动,笔者在静力学分析中,限定后轴承可以沿轴向转动和平移。综上所述,对主轴的静力学分析做如下约束:对于主轴机构前轴承处约束Y、Z转动自由度和X、Y、Z方向平动自由度;对主轴机构后轴承处约束Y、Z转动自由度和Y、Z平动自由度。
锥形磨浆机主轴主要承受的载荷为:锥形磨浆机运行时磨浆压力通过转子给予主轴的轴向力F,主轴前端所受转子及转子座的重力M 1,主轴上其他组件的重力M 2。其中,磨浆压力F可通过公式(1)计算出来。
(1) |
式中,F为磨片之间的压力,即磨浆压力,N;P为磨浆的压强,Pa;D为磨片的直径,m;K s为磨片的有效磨浆比,一般取0.33。
经计算得F=196 kN,M 1=5685 N,M 2=5183 N。
机座通过螺栓孔与锥形磨浆机底座连接在一起,锥形磨浆机底座再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连接在一起,因此在进行机座的静力学分析时,可以直接将底座限定为与地面固定约束。
锥形磨浆机运行时,机座主要承受磨浆压力为通过磨室施加给机座的拉力,如3.1中,F=196 kN;机座前支架承受转子、转子座以及轴承和轴承上部件的重力M 3=13132 N;机座后支架承受轴承及轴上其他零部件的重力M 4=7447 N。
主轴、机座和磨室的模型均采用四面体为主的混合网格划分,对主轴的前后轴端面进行局部网格划分。

(a) 主轴模型网格划分图

(b) 机座模型网格划分图

(c) 磨室模型网格划分图
图2 网格划分图
通过静力学分析可知它们的应力和应变,看其结果是否在合理的使用范围之内。
主轴是磨浆机的传动部件,

(a) 主轴的应力图

(b) 主轴的应变图
图3 主轴应力应变图
机座是磨浆机主要的承重部分,

(a) 机座的应力图

(b) 机座的应变图
图4 机座应力应变图

(a) 结构优化后机座的应力图

(b) 结构优化后机座的应变图
图5 结构优化后的机座应力应变图

(a) 磨室的应力图

(b) 磨室的应变图
图6 磨室应力应变图
参照静力学分析的结果,动力学模态分析的定义材料属性、设置约束和划分网格等操作和静力学分析的操作相同。通过对主轴、机座和磨室等部件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可以得到它们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图。
由于主轴振型的阶数很多,文中选取主轴的前6阶固有频率振型来验证结构的合理性。

图1 新型锥形磨浆机二维图
1—锥形壳体 2—锥形定子(定刀) 3—锥形转子(转刀) 4—转子座 5—环形壳体 6—轴密封 7—前轴承体组件8—轴承体机座 9—液压缸 10—主轴 11—手轮微调螺母 12—后轴承体组件 13—鼓齿联轴器 14—主电机 15—底座 16—油润滑系统 17—机械、液压联动调节单元

图7 主轴振型图
阶数 | 固有频率/Hz | 仿真结果 |
---|---|---|
1 |
3.27×1 | 主轴沿YZ面扭转 |
2 | 193.07 | 主轴前端沿Z轴方向弯曲 |
3 | 193.1 | 主轴前端沿Z轴方向弯曲 |
4 | 408.35 | 主轴后端沿Z轴方向弯曲 |
5 | 408.51 | 主轴后端沿Z轴方向弯曲 |
6 | 799.12 | 主轴后端沿Z轴方向弯曲 |
由

图8 机座振型图
阶数 | 固有频率/Hz | 仿真结果 |
---|---|---|
1 | 105.76 | 机座前轴承支座沿Y轴弯曲 |
2 | 107.57 | 机座后轴承支座沿YZ面扭转 |
3 | 117.41 | 机座后轴承支座及与其相连的支架沿XY平面扭转 |
4 | 125.79 | 机座后轴承支座及与其相连的支架沿XY平面扭转 |
5 | 147.36 | 机座与磨室接触部分沿Y轴弯曲 |
6 | 194.42 | 机座除底座的其余部分扭转 |
由

图9 磨室振型图
阶数 | 固有频率/Hz | 仿真结果 |
---|---|---|
1 | 379.29 | 磨室出浆口沿XY面扭转 |
2 | 621.75 | 磨室沿XZ面扭转 |
3 | 703.32 | 磨室出浆口沿XY面扭转 |
4 | 758.5 | 磨室沿XZ面扭转 |
5 | 946.47 | 磨室沿XZ面扭转 |
6 | 970.74 | 磨室沿XZ面扭转 |
由
本课题通过三维仿真软件对新型锥形磨浆机的主轴、机座、磨室等主要部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部件均能满足使用要求,在此过程中发现在磨浆机的制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1)在机座的仿真模拟过程中,发现机座与地脚螺栓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在以后磨浆机的实际制造过程中,要针对应力集中处多加装一条地脚螺栓分散应力或进行尺寸优化。
(2)同样在机座的仿真模拟过程中,机座安装磨室处上部的位移变形稍大,在制造过程中,可用加强筋加强。
(3)磨片对磨浆的效果至关重要,而磨片的材质和生产工艺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较大,这也是新型锥形磨浆机下一步研发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Ge Peiqi,Zhou Yiqi,Liu Ming,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New Conical Refiner[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2002, 1 (3): 26. [百度学术]
葛培琪,周以齐,刘 鸣,等 .新型锥形磨浆机的性能分析[J].纸和造纸,2002, 1(3):26. [百度学术]
Chen Kefu . Pulp and Paper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art II)[J].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5. [百度学术]
陈克复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百度学术]
ZHANG Hui, WANG Shumei, CHENG Jinlan, et al . Advances in Pulping and Papermaking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China Pulp & Paper,2011, 30(4):55. [百度学术]
张 辉,王淑梅,程金兰,等 .我国制浆造纸装备科学技术的发展[J].中国造纸, 2011, 30(4):55. [百度学术]
Wang Chengkun, Wang Ping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nical Refiner[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2015, 34(2):12. [百度学术]
王成昆,王 平 .锥形磨浆机的发展与应用[J].纸和造纸, 2015, 34(2):12. [百度学术]
ZHUANG Ming . Application of JC-03 Conical Refiner in Newsprint Refining System[J]. China Pulp & Paper, 2008, 27(10):65. [百度学术]
庄 明 .JC-03型锥形磨浆机在新闻纸打浆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造纸, 2008, 27(10):65. [百度学术]
DONG Jixian,LIANG Qianhua . Triple-cone Double-flow Conical Refiner[J]. China Pulp & Paper, 2008, 27(4):50. [百度学术]
董继先,梁钱华 .三锥双流式磨浆机[J].中国造纸, 2008, 27(4):50. [百度学术]
Yang Jianwei . Optimu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Double Conical Refiner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Three Million Tons[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百度学术]
杨建伟 .年产3万吨双锥形磨浆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 2018. [百度学术]
Ding Yufeng . ANSYS 12.0 Complete Handbook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M]. 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11. [百度学术]
丁毓峰 . ANSYS 12.0 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百度学术]
Cheng Daxian . Mechanical Design Manual (Fifth Edition) Volume 1[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7. [百度学术]
成大先 .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1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百度学术]
ZHANG Hui,LI Zhongzheng . On-lin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Refining Clearance of New Disc Refiner[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2008, 23(1):85. [百度学术]
张 辉,李忠正 .新的盘式磨浆机磨浆间隙在线测量技术[J].中国造纸学报, 2008, 23(1):85. [百度学术]
ZHANG Qingchao,LIU Xuesi . Reducing BCTMP Shive Content by Decreasing the Disc Gap of Primary Refiner[J]. China Pulp & Paper, 2014, 33(8):71. [百度学术]
张青超,刘学思 .新通过减小磨浆机磨盘间隙控制BCTMP浆纤维束含量[J].中国造纸, 2014, 33(8):71. [百度学术]
Zhang Shuixing .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large medium consistency hydraulic pressure disc refiner[D]. Guangzho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5. [百度学术]
张水杏 .大型中浓液压盘磨机的结构分析与设计[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百度学术]
Lin Jiantao . Design and Research on a New Type Conical Refiner[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百度学术]
林建涛 . 新型锥形磨浆机的设计和研究[D]. 天津:天津科技大学, 2015. [百度学术]